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口腔黏膜病包括口腔溃疡、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维生素缺乏症和血液病等,有的是局部性疾患,也有一些是全身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每一种都有其特征,如糜烂、溃疡、特异性的条纹或斑块、水疱、痂皮、鳞屑等。但同一病变,在病变的不同阶
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而不同病变,表现也有交叉和相似的地方。下面列举几种主要依赖于病理显微镜确诊的口腔黏膜病。
1.口腔念珠菌病当有全身或局部诱发因素,如营养不良、血液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广谱抗生素或者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全口义齿佩戴等情况时,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已知的有150种,有致病性的7种,其中,白色念珠菌致病力最强。近年来从HIV患者中分离出的都柏林念珠菌也被认为具有致病性,而且可能强于白色念珠菌。由于念珠菌需要特殊染色方法才能显示出来,就容易造成病理诊断的漏诊和忽视。因此,当患者具有以上病因条件,尤其是在口腔局部应用抗生素后,原有口腔症状不缓解,又出现新的病损(如舌背部乳头萎缩,黏膜发红)时,应高度警惕继发念珠菌感染。鉴定念珠菌感染的方法简单,基层医院都可以开展。传统的过碘酸雪夫氏染色也称PAS染色,或者六胺银染色都可以鉴别出念珠菌的菌丝,现代实验技术还可以应用一些特异性抗体,精确诊断出念珠菌的菌种。另一方面,HIV感染易引起真菌、细菌、病毒等的机会感染,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高达93%。加之各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二次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白色念珠菌感染被WHO列为第一类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被视为诊断艾滋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另一方面,HIV感染患者在潜伏期内可以完全无症状,或仅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其中真菌感染最为常见,多发于艾滋病确诊之前,为该病的先兆症状。由此提示病理工作者,在HIV感染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对于那些可疑的病理表现,在常规病理切片的基础上加作念珠菌特殊染色,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可以为临床医师及时排查HIV提供依据。在口腔放射治疗过程中,
对于非放化疗或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大量抗生素而出现严重真菌感染者,如同时伴有长期低烧、咳嗽、腹泻和消瘦等情况,应考虑进行白色念珠菌培养和HIV的检测。
2.白斑多年来已证实白斑属于癌前病变,但其癌变率比较低,约为3%~5%,特别是在临床表现为硬结、疣状、溃疡或红斑样者,更应及时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有无癌变。白斑的发病与局部长期刺激有关,如破碎的牙冠或不良修复体等,吸烟是白斑最为常见
的原因。确定性诊断要在排除可疑诱因后,经病理学检查方可确诊。口底、舌腹部和舌侧缘等部位,是癌变的高危险区域,并应进行定期的追踪观察。
3.念珠菌性白斑是一种口腔白斑病伴随有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慢性感染,其癌变率为30%,远远大于非念珠菌性白斑的癌变率。显微镜下表现为白色念珠菌菌丝侵入上皮后在细胞内生长,引起上皮增生,还有部分异常增生。念珠菌性白斑的上皮较其他白斑厚,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多,最终可能引起癌症。
4.红斑是指口腔黏膜上出现的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者。红斑这个含义不包括如结核、真菌感染等局部感染性疾病,而是指癌和癌前病变的红斑。红斑有时表现为边界明确,表面光滑的鲜红色斑块,有时表现为红白相间,有时表现
为稍高于黏膜面的桑葚状颗粒或结节,这常常是早期癌变表现。口腔黏膜红斑虽然不如白斑多见,但在病理上其恶性者所占的比例却很高,所以应高度重视。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口腔频道
(实习编辑:谢利鹏)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儿童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天佑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