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口腔疾病 > 口腔专家访谈

全国爱牙日:早掉牙?如何延长牙齿寿命

举报/反馈
2012-09-19 01:48:1139健康网

  2012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4个“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自己,保护牙周”,牙齿健康要自己做主!

  在今年8月召开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虽然国民寿命越来越长,但我们牙齿的寿命却并未随之延长,这将导致很多人在人生的最后十多年里都生活在没有牙齿的状态下,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人均寿命有望延长,但是要伴随我们一生的牙齿,它是否也有“寿命”?在“爱牙日”来临之际,39健康网特地邀请暨南大学广州华侨医院口腔科孔卫东医师来为我们详解保护牙齿的方方面面。

  牙齿也有寿命!

  牙齿如同我们的其它器官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老化。国际卫生组织认为,人到80岁的时候,有20颗牙齿还是健康的,这样牙齿寿命才能与人均寿命相吻合。

  人的寿命能计算出平均值,但是牙齿的平均寿命却难以计算。因为牙齿的寿命完全是根据各人不同的养护习惯而定的,个体之间牙寿命可能差距较大。孔医师告诉我们,牙齿寿命长短与使用程度紧密相关,因为牙齿其实是“消耗品”,其最外层的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表面厚度约为2.5mm,牙釉质一旦磨损完便不会再生,导致牙齿内层的牙本质暴露,而牙本质远不如牙釉质坚硬,龋齿正是由于牙本质失去牙釉质的保护后受到侵蚀而产生的。龋齿,是影响牙齿寿命的重要因素。

  “牙齿30岁松动,50岁拔牙,60岁掉牙”说法有误

   孔医师认为,网上流传甚广的“牙齿30岁松动,50岁拔牙,60岁掉牙”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如果牙齿在30岁就松动的话,是肯定熬不到60岁的。

  实际上,牙齿脱落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因:

  一是牙周炎导致牙齿脱落,这是牙齿非正常脱落的最常见因素,轻、中度的牙周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重度的牙周炎的疗效就不是太好了,如果牙齿因牙周炎出现松动的现象,应该及时、定期去看牙医,以免耽误病情;

  二是龋齿导致的牙齿脱落,龋齿如不加治疗任其发展,牙齿最终也会慢慢烂光以致脱落;

  三是外伤导致的牙齿脱落;

  四是其它原因造成的牙齿脱落。如正畸拔牙治疗或是智齿拔除等。

   在保护牙齿,延长牙齿寿命方面,孔医师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30岁之后不建议食用过硬食物

   咀嚼过硬食物必然会损耗牙釉质,长期吃骨头、干果之类的食品将会过分磨损牙齿,缩短牙齿的寿命,尤其在30岁之后就不要再过度食用硬度高的食物,用牙咬开酒瓶盖之类的行为尤其不可取。

  二、吃水果=刷牙

  虽然说过度咀嚼损耗牙齿,但是另一方面,牙齿不用同样不可取。牙齿在咀嚼食物时会产生自洁作用,尤其是在吃水果的时候,牙齿上下咬合,作用等同于“刷牙”,有助于保持牙面干净。而牙齿一直不咬合就无法进行自我清洁,很容易形成牙结石,最终导致龋齿和牙周炎,同样影响牙齿寿命与健康。

  三、健康生活习惯带来好牙齿

  首先,是健康饮食。牙齿实际上也是一个骨骼组织,与全身骨头一样需要营养,全面均衡的营养加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牙齿(骨质)不疏松,不会脆弱易碎。适当合理的饮食:一日三餐,软硬结合,多吃粗纤维(如水果),既能帮助清洁牙齿也可以预防牙质脆弱。而过了40岁,尤其是女性在绝经期以后,不仅要注意骨质疏松,还要注重牙齿的小心使用,以防崩碎小块牙齿,因此均衡营养、适当补钙,显得尤为重要。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