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痰包之名首见于《外科正宗》,指发生于舌下的痰包,其云:“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如匏肿,绵软不硬,有碍言语,作痛不安。用利剪刀,当包剪破,流出黄痰,若鸡子清,稠粘难断。捺尽,以冰硼散吹之。”
口舌痰包是因痰湿流聚于口舌所致。以门腔或舌下出现圆滑柔韧囊肿为主要表现的痰包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所指舌下腺囊肿及口腔粘液腺囊肿。
[诊断依据]
1.自觉症状不明显,可在口腔或舌下病变部位有异物结滞感或轻微胀感;痰包较大时可影响言语、饮食;痰包因破裂后流出粘液,但不久又复发。
2.发生于口腔者,可见于上唇、下唇、颊、舌侧肌膜。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或呈浅蓝色,表面光滑,如蚕豆或花生米大小,触之不痛,有波动感,刺破后流出粘液。
3.发生于舌下者,肿物多位于一侧,呈淡蓝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如鸽蛋大小,触之不痛,有波动感,穿刺有蛋清样液体。痰包过大时,可将舌体推向对侧。
[鉴别诊断]
1.重舌:起病较急,多在舌下一侧,呈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后期可溃破流脓。
2.舌下血管瘤:肿物多位于舌下连及两侧,表面暗红,血丝相裹,按之硬肿如木,可呈缓慢进行性增大。
3.舌下肉瘤(脂肪瘤):肿物多位于舌下,连及两侧,表面淡白或淡黄,按之微软无波动感。
[辨证论治]
痰湿(内阻)证:舌下有圆滑柔韧包块,舌胖苔滑,脉滑或濡。祛痰化浊。
(责任编辑:赵慧杰)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