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洁齿不当可能导致牙齿脱落

黄其林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新桥医院 三级甲等

  洁齿不当可能导致牙齿脱落

  英国牙科专家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自助式牙齿美白产品化学物严重超标,不但易令牙齿受损,更可能导致牙齿脱落。

  (编者:美齿也需谨慎!)

  女性多喝可乐易患骨质疏松

  美国研究人员称,由于可乐中含有磷酸,可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担心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喝太多的可乐。

  这项研究发现,除可乐外,多数碳酸饮料当中并不含有磷酸,因此妇女常喝其他碳酸饮料与患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不明显,而男性患骨质疏松则与是否喝可乐无关。

  (编者:喜欢喝可乐的女性朋友要当心哟!)

  食草莓可增强长期记忆力

  美国研究者报告,草莓中含有一种名叫非瑟酮的天然类黄酮物质,它能够刺激信号通路,从而提高食用者的长期记忆力。

  (编者:既可享口福,又可提高记忆力,好!)

  减肥不吃主食,小心智商下降

  大多数减肥者都有一个认识误区:饭吃多了会发胖,要想减肥就要少吃饭甚至不吃饭。其实,令人发胖的元凶是糖和油。不吃饭只会导致一个结果:越减肥精神越差,身体越疲劳,到最后赘肉没减掉,倒把工作的活力给减掉了。

  另外,不吃主食还会出现大脑疲劳、烦躁、易怒、思路中断、出错以及记忆困难等症状

  (编者:平衡膳食、坚持运动才是减肥的好办法。)

  医药短信息

  国内

  声称能治老年痴呆、小儿脑瘫的“神奇”牌脑力键涉嫌虚假宣传。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处长盛国远表示:“脑力键的保健功能是‘改善记忆、抗疲劳、延缓衰老’,但其宣传能治老年痴呆、小儿脑瘫等疾病涉嫌违法。”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罹患糖尿病的机会可以高达八成,而糖尿病患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几率较一般人高出50倍。研究显示两种疾病有密切关连。

  由著名主持人文清代言的“眼保姆”广告,因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北京市工商局曝光。

  北京艾滋病干预组织与疾控机构合作,首先在朝阳区疾控中心推出男同性恋门诊,为在京居住的男同性恋人群开展为期一年的性病、艾滋病免费检测及性病免费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肺癌中心主任赫捷教授指出,肺癌已成我国第一大癌,吸烟和室内氡气污染是肺癌两大诱因。

  近日,荔波牌等5种品牌的蜂蜜被北京市食品安全办责令全市下架。同时被下架的共有54种食品。其中,荣园牌九制话梅、泰国话梅和雅利来牌台湾雪梅分别有不同批次产品上黑榜。由北京鑫溢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商标甜甜圈,被检出含重金属铅。

  国际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多吃果蔬,尤其是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以及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可以有效预防结石的形成,对已形成结石的人来说,则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巴西学者报道,在睡前口服壮阳药(西地那非),可能会加重严重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呼吸问题。

  芬兰研究人员称,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服用低剂量类固醇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死亡率比较少服用类固醇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高。

  美国胸科医生学院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将锻炼与戒烟口香糖、戒烟贴结合起来,比只依靠尼古丁替代疗法更有可能将烟戒掉。

  美国政府将制定体育运动指南,以帮助公众把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从而同时降低居高不下的健康保障支出。

  哥伦比亚研究发现,喝咖啡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

  骨科专家要求立即停用背背佳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成都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流行病调查小组,对成都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展开了细致充分的调查。在将近4年的普查中,专家们赫然发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至少有30%的中小学生家长陷入背背佳误区,认为只要穿戴背背佳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驼背”。

  对此,专家们非常明确地说:从背背佳的功能看,它对脊柱侧弯绝对无能为力。而且,如果没有医生指导,盲目戴背背佳纠正脊柱畸形,很可能延误病情,导致最后需要手术解决。若一旦手术,费用就在七八万至十四五万元之间。此外,即便进行了手术,脊背变得僵硬弯曲受限不说,再长高的可能性也没有了。所以,医生要求学生们立即停止使用背背佳。

  (编者:赶快停用吧,别害了孩子一生。)

  专家提醒:多吃蚕豆对帕金森病患者有益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黄其林教授在帕金森患者交流会上提醒: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在膳食中可以适量增加蚕豆的摄入量,因为蚕豆中富含多巴胺,有利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加多巴胺的摄入,有利于控制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编者:帕金森患者不妨一试!)

  慢性疲劳常被误为感冒

  中国十大城市慢性疲劳综合征调查显示,坐班族是“慢疲”发作重灾区。而更为严重的是,八成以上被调查者对“慢疲”有认识误区。他们或者将“慢疲”等同于亚健康,以为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或者将“慢疲”等同于感冒,自己买点感冒药吃吃就算,结果贻误治疗时机。

  专家提醒,如果不及时对症施以药物治疗,“慢疲”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乃至导致“过劳死”。

  (责任编辑:刘振龙)

63
2007-12-26 13:55:00浏览6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