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指导学会口腔保健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只能用假牙进咀嚼,对晚年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青岛市举办的八月份 “健康超市”健康科普知识面对面讲座中,青岛市口腔医院老年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香兰,为老年人讲解了老年口腔保健与预防等相关知识。

  老年人口腔健康误区多

  部分老年人牙掉了不镶牙,要等牙全掉了一起镶,王香兰表示,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会造成咀嚼功能减退、偏侧咀嚼、面部不对称、面容苍老等许多不良果,还会对大脑的血液供应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老人,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口腔卫生,饭后不清洁假牙,不漱口,夜间不摘假牙,这样都会导致食物残渣的滞留,菌斑的堆积,牙石的形成,易造成余留牙的龋坏,也易引起真菌感染,导致义齿性口炎

  正确的做法是:活动假牙饭后要清洗刷牙,睡前取下,清洗后放在固定的容器中,浸在凉水中,不要用热水烫,固定假牙也要认真清洁刷牙。

  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王香兰介绍,牙龈萎缩、牙周附着水平丧失、牙缝增宽、牙根外等都是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点,老年人自身的口腔保健意识,要从消除那些健康误区开始,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注意食和营养。

  在每次进食后漱口可以去除食物残屑和部分软垢,暂时减少口腔内微生物的数量。老年人最好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较扁而宽的老年人保健牙刷,刷牙时选用含牙膏,采用上牙向下刷、下牙顺着间隙向上刷的方法进行。

  遇到牙缝较大、牙齿较稀疏的情况,就要选择牙间隙刷及牙线进行邻面与根面的洁牙,或者选择扁平楔状的木质牙签,在每个牙缝中间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牙齿和口腔黏膜可发生增龄性变化,生理功能和解剖形态方面也可产生退行性改变,一般老年人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疾病变化速度快,最好3-6个月检查一次,至少也应该一年一次。老年人牙齿缺失比较常见,对缺失的牙齿应及时修复,一般在拔牙后3个月左右镶牙,最常用的方法有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三种方式。 ”王香兰说。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吕瑞琼)

2011-07-06 02:30: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