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口腔疾病 > 口腔新知

牙周病成为中国口腔健康第一杀手

举报/反馈
2007-09-15 17:40:0039健康网社区

  你的牙龈会时常出血吗?你的牙龈红肿吗?你的牙周溢脓吗?这不是兜售某种产品的开场白,而是提醒你该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你的牙齿。在近日举办的“口腔健康与和谐消费”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权威口腔医学专家就目前我国口腔卫生状况以及消费趋势进行了研讨,他们认为,牙周病是成人口腔健康第一杀手。而且,这个杀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牙周病成为中国口腔健康第一杀手
 
 

  牙周病不光会让人掉牙

  “牙周疾病不光会让人‘掉牙’,它还是许多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诱因,包括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甚至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冯希平教授语出惊人。在冯希平看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俗话可能不仅仅是一句俗话。冯希平报告称,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牙周病会增加呼吸道病原菌在患者咽部的定植,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两倍;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细菌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并进入血液,可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孕妇须严防牙周病

  冯希平还特别告诉记者,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产下低体重儿的危险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他说:“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犹如一个‘细菌蓄水池’,尤其是牙床下,更是装满数以万计的细菌。这些细菌并非永远都在口腔内活动,它们会跟着血液的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或子宫,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胡德渝教授也一再强调,孕妇须严防牙周病。

  我国2/3的成人患有牙周病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根据疾病侵犯的部位分为两大类: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对于多数人来说,它的病因主要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牙石,为细菌的聚集与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牙病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松动。

  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患有牙周疾病的占到成人总人口数的2/3。胡德渝介绍说,除了孕妇之外,烟民也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

  牙周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始动因素牙菌斑,以及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等促进因素。其中吸烟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促进因素之一。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热和积聚的产物是局部性刺激剂,使牙龈角化增加和牙面出现棕色柏油样沉积物,促进牙菌斑和牙石量增多,易诱发或加重牙周疾病的症状。此外,吸烟可以使口腔黏膜形成白斑,长期含着烟在上、下唇间,会使口腔的灰白斑继续受高温的刺激,而出现皲裂和溃疡。经久不愈的溃疡,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牙周疾病可通过生活细节自行察觉,自我保健

  冯希平教授说,牙周疾病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自行察觉:刷牙时或咬食物时牙龈出血(牙刷或食物上有血迹);牙龈红肿、碰时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度、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轻压牙龈可有脓溢出;部分齿列的密合度改变。

  专家提示从以下方面进行牙周保健: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坚持“竖刷牙法”,弃用“横刷牙法”。儿童晚上刷牙更重要,这样有利于口腔清洁,防止龋齿、牙周疾病的发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含糖食品,特别是少吃软性甜食,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这样会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清洁牙面。多吃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健康的食物;增加牙齿及口腔的抗病能力。根据自身情况选购牙膏(含氟、含中草药)、牙刷、牙线,利用牙刷或手指做牙龈按摩,经常进行叩齿运动,有利于牙齿的稳健;定期做口腔保健,儿童每半年,成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口腔牙齿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每半年去医院洗一次牙,除掉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为了保护牙齿,奉劝烟民少抽烟,最好能戒烟。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认为,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是人类健康文明的一个窗口和标志,广大群众应当坚持培养合理的口腔护理习惯,以科学的、全面的口腔疾病预防知识为导向进行日常护理,从而保证终身有一副健康的牙齿,也是为全身心的健康提供保障。 
 
  中国口腔卫生事业任重道远

  2001年,经过与业界专家多次讨论,卫生部最终下达了《2010年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规划的总目标有五个,可以归纳为三个建立、一个加强、一个实现,具体为:建立牙病防治的协调机制、牙病防治指导网络、口腔健康数据库,加强口腔健康促进与教育,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目标。前四个目标是实现最后目标的基础与保障,体现了以农村和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的方针。上述文件的形成说明我国政府对于人民口腔保健的不断重视,对我国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人力资源短缺、水平有待提高,且分布不均;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公众口腔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以口腔医师和人口比为例,发达国家平均4000人有一名牙科医生,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1000多人有一名牙科医生,我国则是平均2万多人才有一名口腔医师。因此,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发展还需做出不懈努力,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责任编辑:刘振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