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专家简介:冯志才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东院正畸科 医学硕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的增强,牙齿矫正成了大家关注的时尚话题。暑假来临,各大医院口腔正畸科门庭若市,来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希望趁着假期来给牙齿“整饰”一下。越来越多的患“龅牙”、“地包天”等牙颌畸形的儿童、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加入了这个矫牙大军中。但当中也不乏困惑的患者和家长,他们对牙齿矫正存在认识的误区:比如不知道何时是最佳的矫正时机,对拔牙也心存芥蒂,担心矫牙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不良后果。部分人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往往由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抱憾终身”。
误区一:“要等换完牙后才能矫牙”
传统观念认为,牙齿换完后才能做矫正,甚至具体一点,认为十二岁左右是矫正的最佳时机。那么,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答案是,基本正确但不能以偏概全,这种说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颌骨和牙齿的发育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可否认,一般的牙列畸形较为合适的矫正时机是12岁左右(乳牙全部更替完毕),但有些人牙齿替换较早,可能十岁左右乳牙就全部脱落,而有些人可能要等到十四五岁,那么这两者治疗的时机就会相差三四年。再者,儿童期俗称“地包天”的前牙反合畸形,应尽早介入治疗,最早可以从3~5岁就开始,在尚未出现骨性畸形前,一个简单的矫治器在两三个月内就能奏效;到了6岁换牙期以后,对于下颌发育不足的“小下巴”畸形,宜越早矫正越好。通过功能矫形(通常在8-10岁左右实施),就能改正一些患者面部的畸形,如果拖到12岁以后再治疗,面部矫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但有的情况晚一点矫治反而较好:譬如对于因遗传导致的严重颌面畸形,像“巨下巴”或是像鸟嘴一样的小下颌,仅仅靠矫牙是改善不大的,这类病人只能留待成人以后再做面部的整形手术了。
那么,怎么能粗略的判断矫正的最佳时机呢?正常情况下,如果您只是牙齿排列不齐,侧面看起来很协调,那么不妨换完牙后再去看医生。在换牙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错合,包括:轻度拥挤,门牙间有缝隙,咬合深。家长们看到这些情况,请不必担心。随着孩子的逐渐生长,这些错合会逐渐消失或缓解,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矫治。
因为引起牙颌畸形的原因很多,表现也不尽相同,矫正的最佳时机也不一而足。但如果错过最佳的矫正时机,以后如果再矫治,一是技术复杂疗程增长,矫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可能本身遇到的麻烦较多,最严重的,时机错过,可能最好的矫正医生也“回天乏术”。因此,矫牙时机,何时介入,因人而异!对于您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妨早一点咨询正畸专科医师,听一听专业的意见。
误区二:“我年纪这么大还能矫牙吗”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是儿童和青年人的专利,中老年人只能嗟叹“生不逢时”,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牙齿移动的生物机制是牙槽骨的改建,即使是成年人,骨内部的改建能力依然存在,可以这样说,年龄不是关键,只要牙周条件许可的话,成人牙齿矫正不是梦。一个合适的矫治力对于一个60岁成年人和一个12岁儿童健康牙齿的移动结果没有本质的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的成人正畸人数占正畸患者的1/3以上就能很好说明问题。诚然,年龄大一些,矫治力更应柔和点,加力的间隔也应更长点,疼痛不适可能也会明显点。
误区三:“矫牙很痛只能喝粥”
“矫牙会痛”,好像恶梦一样缠绕着每一位“准”正畸患者,很多“瞻前顾后”的患者迟迟不敢迈出正畸第一步,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怕痛。其实矫牙最难受的是上“牙箍”后的第一周,以后每次复诊加力后,患者牙齿会有两三天的微痛或酸软无力(成人感觉会更明显点),这些轻微的不适感常人都能忍受且很快会消失,属正常反应,无须过分担忧。随着细丝轻力矫治理念的深入和低摩擦力矫治系统:如自锁托槽以及力量更柔和的矫正弓丝的开发,正畸的“死穴”——疼痛的解决也指日可待,正畸患者们那种“痛并快乐”的日子也快到头了。至于饮食方面,在矫治期间不可吃较硬的东西如(骨头、坚果、硬糖类)和很粘(口香糖等)的东西,须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一般矫治结束后都可正常饮食。
误区四:“我能不能不拔牙啊”
国人常有“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而去之”的信念,因此,不少成人患者或患儿的家属(特别是老人家)常对拔牙矫治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好好的一个牙拔掉多可惜啊”,有些家长甚至和医生“讨价还价”:“能不能少拔几个啊?”。部分家长道听途说,认为拔牙会影响咀嚼、记忆力,甚至智商等。部分患者因不愿忍痛割“牙”而对矫牙“敬而远之”。其实,这是多虑的,由于人类的进化和食物结构的改变,现代人的颌骨往往不足以容纳全部牙齿(多数表现为拥挤不齐或者是龅牙),那么,通过拔牙提供间隙,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或者为某些龅牙患者内收过突的门牙,改善面型。此外,从国内外一百多年的正畸史来看,拔牙矫治相对于不拔牙矫治无明显害处。拔牙与否,得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面型、拥挤度、中线、磨牙关系等等。正可谓“挥慧剑,斩余牙”,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误区五:“我怕矫牙后,牙齿嚼物无力,年老时易松动脱落”
有些家长把正畸牙齿的移动理解为简单的物理机械移动,担忧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甚至早脱,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一个正规的牙齿矫正是一种合理的生物改建过程,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所期望的位置。整个过程是柔和、渐进的,牙齿是相对稳定的。矫治后与正常牙齿没什么区别,但也不排除一些非正规的“暴力正畸者”也可能导致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
误区六:“能不能快点完成啊?”
牙齿一般每月可移动约1.5毫米,加力过大会导致牙齿松动,严重者牙齿停滞不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一般来说,根据个体错合的严重程度、矫治器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5-2.5年左右。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如此长的疗程,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这种“拔苗助长”做法的结果是使患者疼痛加重,牙齿松动度增大,严重者会造成矫治牙的脱落。
误区七:“矫牙很简单,谁便宜我找谁做”
牙齿矫正是很严谨复杂的治疗过程,正畸是本科毕业后的再教育。普通牙医只有经过专门的正畸机构培训至少1年以上,取得了正畸医师资格才能胜任。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矫治效果欠佳、咬合紊乱等,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建议广大患者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的矫正。我国已经在正畸领域建立专科医师资格认证,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恐惧源于无知,希望正畸的“是非曲直”篇能给广大的牙颌畸形患者带来心灵的少许慰藉!
小编推荐: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口腔频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许赫赫 通讯员:郭江)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儿童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口腔科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口腔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文明路175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寿县东园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环湖西三路222号(近古棕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庆市萨尔图区铁西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