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季健身运动的注意事项

  立秋,全国各地雨水不断。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中医上来说不仅可以调养气,提高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运动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知道从夏日天气热不爱动,到秋天的动起来,就需把握好度的问题,并非运动得越多就越好。新浪中医收集了几个秋日运动保健注意要点与您分享。

  注意安全不损伤:

  秋天气温下降,时常阴雨连绵。肌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专家提醒,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另外,秋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本身有高血压的病人在秋季的血压往往要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很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所以晨练前最好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运动时更要选择舒缓的项目,以免发生意外

  注意受凉不感冒

  近期秋雨阵阵,早晚温差较大,加上烈夏过,贪凉冷,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内蕴,受到风邪,容易使人患上了夹湿型感冒。此种感冒一般有发热、咳嗽有痰、流鼻涕症状,此外还-伴有浑身困重乏力、身体湿重,注意力不集中,出汗体温下降不明显等。如自选择退烧药、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不能起到解表化湿作用,并不能缓解症状。治疗夹湿型感冒,疏风化湿是治疗的关键,应根据湿邪部位辨证施治。

  在运动时,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方可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注意补水不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应多吃些滋阴、润、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为准则。

  注意适量不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专家提醒,秋天雨量多、气压低、湿度大,会对人的血压等产生影响。气象专家表示,天气变凉会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痉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季还是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高发期,同时,秋天人们还容易出现心情沮丧、情绪抑郁等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秋雨病”。

  在秋雨季节,人们应当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及时调整情绪,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不要迷信“春捂秋冻”的老话,在运动时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和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秋雨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张国栋 实习编辑:王羽)

2011-08-19 00:00: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男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