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国古代名人特别注重养生,他们的实践和思考,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和学习。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人要节制性欲谨慎行动,顺应时节,去除生病的隐患。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作为君子要看得明确,听得清楚,脸色温和,容貌谦虚,言语诚恳,做事负责,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解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获取利益时要想想是否合乎义理。
(责任编辑:张国栋 实习编辑:王羽)
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阿波罗医院 男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广元市利州西路三段11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溪县草河口镇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康乐县附城镇新治街12号
二级甲等 民族医院 公立
赤峰市翁牛特旗
二级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营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东山坡三里甲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