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男性都喜好运动,因为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但是,运动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病痛,比如说休克、心绞痛、昏厥等,这种状况下要怎么应对呢?
1、运动性过敏性休克
在运动时要选择合理的项目,不要随意加大运动量。如果因运动量加大而出现全身发热、皮肤潮湿,或在运动中感到咽喉不适、呼吸急促、胃肠绞痛,这些都是发生运动性过敏性休克的征兆,应停止运动,及时到医院就诊。
2、运动性昏厥
参加运动时如果精神过度紧张,或久蹲后突然起立,很有可能会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现象,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当场发生昏厥。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适当休息后大多可自行缓解。
3、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运动会使心肌负荷增加,耗氧量增多,特别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会因此使心脏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中止运动,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心绞痛一般即可消失。
4、运动中慎防低血糖
这是由于大量运动使体内的葡萄糖过量消耗所造成的低血糖。轻者会出现饥饿、出汗、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则会昏迷甚至休克。避免空腹进行长时间运动是预防的最好办法。
5、运动时脾胀痛
出现脾胀痛,多因运动量过大、静脉血回流缓慢、脾脏充血肿胀所致。出现脾胀痛应停止运动,并在背部脊柱左侧胸11~12椎体棘突旁的脾俞、胃俞穴位按揉3~5分钟,片刻即愈。在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是预防的关键。
6、运动中出现腹胀痛
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腹部胀痛,多因大量出汗丢失水分和盐分所致腹直肌痉挛。发生腹痛时应平卧休息,做腹式呼吸20~30次,同时轻轻按摩腹直肌5分钟左右,即可止痛;如果出汗过多,则需及时补充盐水200~300毫升。
7、运动性血尿
多见于长时间剧烈运动者。有资料显示,在跑完全程的马拉松运动员中,约有15%的人会出现血尿,这是由于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关节等处的血液量猛增,使供应肾脏的血流量减少,造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原本不能通过的红细胞透过血管壁进入尿液中,便形成了血尿。运动性血尿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休息后会逐渐消失。如果发现血尿颜色较深,或是持续时间过长,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防止发生急性肾炎。
8、运动时出现肝区痛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长跑或中距离跑步当中。此刻在背部右侧肝俞穴按揉5分钟,即能止痛。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呼吸方法,不张口呼吸,用鼻呼吸是预防的关键。
9、运动中自感头痛应考虑心脏病变
少数心脏病患者在发病时不感到胸部有异常,但在运动时会头痛。多数人只以为自己没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因此,如果在运动中感到头痛,应尽早去医院做检查。运动能预示心脏疾患,人在运动时心跳会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则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
10、运动时出现腹绞痛
上腹绞痛多见于游泳时水温过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量过大等的胃痉挛。此时可做上腹部热敷20~30分钟,用手按压内关与足三里穴各3~5分钟,即可止痛。要预防胃痉挛的发生,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忌过饱,忌食豆类及地瓜、土豆等食品,少食冷饮。运动时脐部周围或下腹部钝痛、胀痛,多属肠痉挛。此时只要停止运动疼痛便可减轻。用手按揉双侧合谷穴各5分钟,或用热水敷脐区10~20分钟,亦可止痛。为防止肠痉挛的发生,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忌进食生冷食品。
男性牢记以上10种运动病痛的应对方法可以有备无患,当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病痛时就能够沉着应对,不慌张。
(实习编辑:黎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