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八卦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男性 > 休闲八卦

一次意外让他堕入心理创伤

举报/反馈
2007-10-28 21:03:0039健康网社区

  案例:16岁的小林是由父亲陪着来心理咨询室的,父亲含泪诉说:“我这儿子这么大了,在家什么事也不干,整天就是睡懒觉、玩电子游戏,不去上学,也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心,求医生救救这孩子!”等他父亲走后,小林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

  “我也有过美好的童年,九岁以前一直过着无忧少愁的日子,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前两名,被老师宠爱,受同学喜欢。”三年级下学期发生的一次意外,使我的生活从此掉入了无底深渊。那一天我忘了带数学书,中途跑回家取书,我猛推开房门,天啊,我妈正在洗澡,我看到了全裸的她(当时条件差,我们家的人都在房子里洗澡)!恰好父亲从旁走过,他不分青红皂白,抓着我就一顿猛打,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你这小流氓,你这小兔崽子,我看你要不要脸……”

  当时的情景,幼小的我哪有解释的机会,我不知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从此我背上了“黑锅”。爸爸对我不理不睬,我自然就加倍地报复他们,背着书包出门,但不去上课,到外面游玩。父母说什么,我偏偏就不干什么,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即使父亲后来对我认了错,我仍然无动于衷。我这一辈子被父母毁了,我能原谅他们吗?

  心理剖析:小林是属于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典型例子。生活中危机事件和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在重大事件中,对于一部分心理承受力较弱的人,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身伤害。

  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特点是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凶杀、地震、爆发性传染病等。在二次世界大战、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就出现不少这类障碍的患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生活意外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临床症状主要如下: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梦境重现。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反复发生,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在祭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2.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持续性地回避。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可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有关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或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少数患者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进程。有的精神障碍可延迟发生,可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这类患者最好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系统心理治疗对他们也会有所帮助。

  心理自助:我们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或心理创伤。有的人就会因为曾经有过一块“伤疤”而耽误自己一辈子。他们潜意识的想法是:因为我受过创伤,所以我现在只能这样子,而且永远也改不了f那么,究竟谁给我们这样的权利,因为有过创伤就可以不再负任何社会责任,就可以沉溺于创伤的痛苦之中而抱怨一切?是否是某些信念或观念存在问题呢?总之,这种简单的推理与行为方式的确值得每个当事人深思。一旦遇到了这种类似的经历,该怎样从过去的创伤性事件阴影中及时走出来呢?

  1.接受某些无法改变的现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太大小小的创伤性事件,因此,需要掌握一些自我解脱的方法,学会对自己更宽容一点,甚至要宽恕自己一些无法挽回的重大过失,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如失恋、失身、交通事故、亲人伤亡等)。学会从挫折和痛苦中看到困境和黑暗中的一线曙光,不要让过去占用今天太多的时间,需要尽早地开始新生活。因为过去的创伤经历是否认和回避不了的,你必须实事求是地接受它!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鲜开局。如果用心体验,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美好的事物。看每天的潮起潮落,看每天的日出日落,虽然生活也同样有起有伏,但即使是很平常的日子,只要自己心态好,你会感到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生机。我们所做每一桩小事,自己所达成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包含着快乐和幸福!因此,即使别人伤害了你,你也不要永久地生活在伤痛之中!学会鼓励自己,这盘棋输了,重下一局吧!

  2.学会承担责任。没有人会自甘沉沦、自甘堕落。他们总有各种各样充足的或自认为合理的理由,他们总会自圆其说,自我开脱。他们惯有的推理方式是:我目前陷入困境是父母的错,是别人的不对,等等。推卸责任、不承担自身责任,往往是这一部分人的症结所在。然而,即使是别人的错误造成了对你的伤害,难道就只能用自暴自弃的方法来应对吗?就可以因此而回避社会,整天躲在自己的伤痛里过日子吗?这样最终耽误的还是你自己!所以,不管过去有过什么样的创伤,都要采取积极措施,对自己负责,让自己振作起来,尽快寻找解决难题和走出逆境的有效方法!

(实习编辑:范立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