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人壮阳进补不可过火

  不行了?他吃了更不行

  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前不久接治了一名由妻子陪同前来的30来岁的萧山男子,他是为了夫妻间的事而来的,说在当地的医院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吃了好多药后没有效果,性功能也没有任何恢复,老婆为他急,自己心里更是一团火。

  30多岁的小伙子怎么就出现了前列腺增生?医生详细询问了他过去的病史和饮食、治疗等情况,原来小伙子结婚3年来,感觉在过夫妻生活的时候明显不行,因为是私人话题又不敢说,更不敢问人,于是看了广告后自己偷偷去药店买了“男性滋补药”回来吃。开始的几个月,效果非常明显,但就像坐过山车,刚到顶端风景尽收眼底一片万丈豪情的时候,“倏”地一下滑了下去,越滑越低,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他开始力不从心起来,甚至到后来连过夫妻生活的欲望都没有了。

  当地医院对“前列腺增生”没有治好,想到每次丈夫开工前都要吃几颗药丸,妻子担心跟此有关。在强生检查后果然是这样,由于自行过多服用“男性滋补药品”,造成前列腺长期充血水肿,引起腺管堵塞,使得前列腺假性增生,炎症还非常严重,最终引起临床的误诊。乱服壮阳药打乱了他体内的内分泌。

  哪里买?市面上到处都是

  除了“谁用谁知道”之类登在媒体上的广告,要在市面上买到男子补阳的保健品和药品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路边的性保健品小店、万艾可就不用多说了,在杭州的各大药店扫一圈就可以发现,“男性滋补品”的品牌和种类不下数十种,取的名字也是生猛的很,如三鞭参茸固本丸锁阳固精丸至宝三鞭丸生力雄丸、补肾填精丸和强劲胶囊等等,主要成分为鹿鞭、驴鞭、狗鞭、人参、鹿茸、熟地黄等动植物中药材。

  据药店的一些负责人说,由于时节不同,很多药品和保健品都有热销和冷销的时候,但壮阳滋补品一直都卖得不错,现在这么热的夏天淡季还可以占到总销售额的近两成就是明证。主要购买人群里,40-70岁的中老年人占了55%,目的是为了强身、增加性欲以提高生活质量;20-40岁的中青年人士也有35%,这类人多为性功能障碍者,买这些就是为了重振雄风;还有10%左右的是女性,购买的目的是送给长辈和丈夫。

  想吃就吃?进肚子里不是随便的事

  壮阳滋补品,分为万艾可之类的西药和以鞭、丸为成分的中药。男性对壮阳药钟爱,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但专家提醒,不是所有人想吃就可以吃的。

  在医学上讲,性功能障碍是一非常复杂的课题,有心理上的,又有器质性的。心理问题吃补品可能会起一定效果,心理上有了疏导和宽慰效果。器质性的就不好盲目吃,必须要找出病因、找到根源,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才行,而且最好是去医院配药,这样就不存在买到假药的可能。

  就滋补品、壮阳药本身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含有性激素,虽然服用后短时期内可暂时性增强性功能,但非常容易打乱人体的内分泌,反而适得其反,最终比原来越发不行。还有一些含有“壮阳药”成分,所以一吃就见效,而真正滋补的起码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起效。这样的“壮阳品”如果过量吃、不在医生指导下吃,就会造成生殖器海绵体充血时间过长,易造成海绵体纤维组织发生变形,并导致感染,勃起功能最终越来越差,就是服用壮阳药类药也不能使阴茎勃起,有的虽能勃起,很快就疲软,这种情况就需做假体植入。

  最后还要讲一句,中医上讲“补肾可以壮阳”,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那方面不行都是肾不好引起的,体虚的就不好大补,鹿茸等性热的就不好多吃,易出鼻血;高血压的要尽量少吃,易犯脑溢血;冬天吃参还得分一下西洋参和野山参。所以不要一味闷着头自己乱买乱吃,最好先请中医把个脉、西医提个醒,否则到头来火上加油吃亏的还是自己。

(实习编辑:朱燕梅)

2010-08-24 00:00:00浏览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男性hpv感染后可以同房吗
男性HPV感染后通常不建议同房,建议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或清除后再恢复同房,以免造成交叉感染或加重病情。HPV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HPV后,即便自身未出现明显症状,如疣体等,也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在同房过程中,病毒极易通过皮肤黏膜的接触传播给性伴侣。女性感染HPV后,若为高危型HPV且持续感染,可能增加患宫颈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低危型HPV则可能引发尖锐湿疣等病变,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另外,同房过程中的摩擦可能导致HPV感染部位的皮肤黏膜破损,这不仅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还可能使病毒进一步扩散到周围组织或其他部位。以男性阴茎部位感染HPV为例,同房时的摩擦可能促使原本局限的病毒感染范围扩大,增加疣体生长的数量和面积,使病情更为复杂难治。若男性确诊HPV感染,应立即停止同房,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一般会根据感染类型、症状表现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出现疣体的情况,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手段去除疣体。同时,可遵医嘱配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咪喹莫特乳膏,涂抹于患处,刺激局部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病毒扩散。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男性阴囊湿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男性阴囊湿疹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环境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等。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炎热的环境中,阴囊部位容易出汗且不易蒸发,会使局部皮肤处于湿润状态,增加阴囊湿疹的发病风险。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如工作环境无法改变,可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阴囊部位干燥。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导致皮肤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阴囊湿疹。对于此类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内分泌功能,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2、局部感染:真菌、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阴囊皮肤,可引起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湿疹。例如,念珠菌感染阴囊皮肤后,会出现红斑、丘疹等湿疹样表现。针对不同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真菌感染可用酮康唑乳膏。3、过敏反应:食用某些易过敏食物,如海鲜、辛辣食物等,或接触如化纤材质、某些洗涤剂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表现在阴囊部位就可能出现湿疹。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对于食物过敏,需调整饮食结构;对于接触性过敏,要更换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进行治疗。对于男性阴囊湿疹,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选择合适的衣物,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原发疾病。如果出现阴囊湿疹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如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进行局部涂抹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性型秃发症能治疗好吗
男性型秃发症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病情轻且由非遗传因素引发,发现及治疗及时者,经调整生活习惯、用药等可明显改善,甚至促进毛发再生。但病情重、由遗传因素导致,毛囊严重萎缩的患者,虽然能缓解但难恢复如初。男性型秃发,医学上称为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顶和前额部位的毛发逐渐稀疏,形成特征性的脱发模式。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脱发是由压力过大、长期熬夜等非遗传因素引起,且发现病情及时并进行了积极的治疗,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外用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等)或结合激光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脱发进程,甚至促进部分毛发的再生,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并非所有男性型秃发症患者都能完全治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尤其是那些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脱发,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如果脱发已经持续多年,毛囊已经严重萎缩甚至闭合,此时再进行治疗,虽然可能减缓脱发速度或改善部分症状,但很难使头发恢复到原来的浓密程度。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也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建议患者在发现脱发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性梅毒有哪些症状要怎么预防护理
对于男性来说,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但很多人可能对它的症状并不了解。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可能会疑惑“这是不是梅毒?一、男性梅毒的症状分类a.初期(硬下疳期):常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小红斑、硬结、溃疡,不痛不痒。或是口腔部位的溃疡。b.二期(泛发期):手部或者全身出现泛发的红色或红褐色皮疹、丘疹、斑块等。c.三期梅毒(潜伏期):症状可能暂时消失,但病菌仍然存在,这段时期可能持续数年。会出现视力障碍、麻痹、痴呆等后果。d.晚期(晚期梅毒):如果不及时治疗,到了晚期会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皮肤、黏膜的严重损害。二、生活护理与注意事项1.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不安全性行为的人,应定期进行性病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梅毒的风险。3.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如剃须刀、牙刷等,以防间接接触感染。4.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任何性接触,以防传播病菌。5.完成全程治疗:一旦确诊,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全程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坚持治疗,以确保病菌完全清除。记住,预防总是优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安全的性行为是防止梅毒的关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