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其实性健康:真谛在“性外”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刮起了一股“性健康”的旋风。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五花八门的不同定义;似乎全世界的人活到现在,突然连这都不懂了,非要他们来谆谆教诲不可。于是谬误百出,谬种流传,甚至有一帮“强势洋人”,把“不得艾滋病”都给列进去了。

  这纯粹是废话。凡是活得明白的男男女女都知道,所谓“性健康”实际上只有一个判断标准:能不能保障我的性是美好幸福的。这个标准,绝对是因人而异的,绝对是因地制宜的,绝对是因时而变的。如果非要制定出一个“放之四海、放之随时而皆准”的框框,那就用不着现在这些所谓的性学家了,去读《圣经》或者《论语》吧。

  再说了,我是不是“性健康”,光盯着我看有屁用?还必须去看看我的性伴侣是什么样才行啊。极端地说:如果我妻子绝对“性冷淡”,那么我阳萎就是健康。反过来,如果我丈夫禁欲,那么我有性要求就是有病。说到底,除非是自慰,否则性只能存在于某个“关系”之中。如果脱离“关系”去讲什么“性健康”,把它定义为“一个人的”或者“自己的”,就完全是文字游戏或者另有所图。

  还有,性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绝不是全部。为了生活中更有价值的方面,我们每个人实际上经常不得不付出某些代价,不得不选择究竟应该牺牲什么。性也难逃此“厄运”。极端地说,难道我们可以为了追求那个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性健康”,而去损害甚至丧失自己所最珍惜的东西吗?因此,如果不把性健康放在整个生活的大局中来考察,就只能是胡扯。

  那么,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国际性学家们还要违背常识地去这么干呢?往浅里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性学究竟是这么发展到今天的,也不懂生物学之外的任何学问。往深里说,那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是企图财大气粗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天下人。

  幸亏我们中国人苦惯了,因而也就活得比较明白了;因为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证明笔者前面所作出的所有分析。

  我们调查了所有人的想性频率和自慰情况,还调查了男人的“性兴趣”强度、清晨勃起、性生活中的“欲而不举”、“举而不久”、高潮过早、高潮缺乏、快乐缺乏、担心自我表现这样8项内容。对于女性,我们增加了性交疼痛和阴道干涩这两项,再删除不适合女性的,一共是6项内容。然后我们按照百分制给每个人打分(得分越高表明问题越少);于是就可以分析了。

  性健康是因人而异的

  从年龄角度来看,男性是年龄越大得分越低。20-24岁的男人是57.9分,而55-59岁的却只有41.7分,相差17分之多。可是在女性中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得分最高的是40-44岁的女人,年龄再大或者再小,得分都会低下去,而且也可以相差17分之多。

  这种情况至少提醒我们三点:

  首先,从宣传教育的角度来看,男性的“性健康”必须按照年龄来划分,绝不能用年轻人的标准来套老年人,绝不能把老年男性的“衰”当作不健康。否则就等于鼓励老头们去逞能,何益之有?

  其次,从学术上来说,男性必然越老越不健康。如果非要按照年轻人的样子,人为地定出一个“性健康”的框框来,就等于发现了一个“废话式的真理”。――人要是越老越健康,还会死吗?

  第三,我们其实仍然不能按照年龄来划分“性健康”,因为女性与男性完全不同。如果拿中年女性的“阴盛”现象作为标准,就等于说女性越年轻反而越不健康。如果反过来把年轻人的表现作为“性健康”,那么中年女性就只能是“越轨”甚至是“变态”了。

  以上说的还仅仅是年龄和性别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其实类似的情况多得很。例如,在男性中,按照大中小城市与农村来划分,得分最高的是县城里的居民。可是在女性中,按照文化程度来划分,得分最高的却是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因此,我们无论把哪一种人的情况定为“性健康”,都会面临尴尬:其他人的“不健康”确实是荒谬得违反常识。

  性健康是处于“关系”之中的

  我们的调查表明:无论丈夫还是妻子,得分高低都要依赖于对方的表现如何。

  最突出的是:妻子的性高潮越少,丈夫的得分就越低。反之,妻子每次都有性高潮与妻子根本没有性高潮相比,丈夫的得分高出34.5分之多,差不多高出一倍。妻子也是同样。丈夫的性高潮越多,妻子的得分也就越高;只不过差距不大而已(最多相差7.5分)。

  我们中国是“专偶制”,而且还在强化之。因此无论男女,凡是有过婚外性行为的人,得分都低于没有过的人。在男性中,前者比后者低8.5分;而在女性中则低18分之多。如果女性曾经为了获得钱财或者利益而与别的男人有过性生活,那么她的得分就会比没有这样事情的女性低25分,差不多低一半。反过来,那些有过“性交易”甚至是“找小姐”的男人,恰恰是那些得分很高的人。

  甚至双方的魅力是不是般配,也会影响各自得分的高低。在男性中,无论是自己的魅力更大,还是妻子的魅力更大,反正差距越大,男人的得分就越高。双方差不多的,得分反而最低。在女性中却恰恰相反:双方越是差不多,妻子的得分就越高;双方差距越大,妻子的得分就越低。

  面对这样的事实,如果我们到现在还是只给一个人(无论男女)“咨询”、“辅导”,尤其是如果还是仅仅给一个人“看病”的话,那还谈得到科学吗?

  性健康是生活的一部分

  夫妻之间的共同生活有方方面面,这里我们只看一些可能是最出乎意料的现象。

  如果妻子的社会交往活动(包括邻居一起打牌)次数超过丈夫,那么超过得越多,丈夫的得分就越低,最多可以相差将近22分。但是妻子却不同,只有她与丈夫的社交次数差不多,她的得分才最高。

  丈夫只有在夫妻双方做家务的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得分才最高;无论自己多做还是少做,得分都会下降。妻子则不管谁做得多,得分都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妻子还是丈夫,对方越体贴,自己的得分就越高。在丈夫中最多可以相差19分;在妻子中则可以相差11分。

  无论男女,如果爱对方超过对方爱自己,那么自己的得分反而低。只有双方的爱差不多,才有最高得分。同样,无论谁更吃谁的醋,得分都会降低,唯有双方都不吃醋才有最高分。

  如果夫妻曾经打过架,尤其如果是双方对打,那么丈夫的得分会降低14分,妻子则会降低11分。如果在最近一年之内打过架,尤其是互相打,那么丈夫会降低24分,妻子会降低11分。

  这就是说,无论男女,“性健康”都不是所谓“生理现象”,都受到共同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巨大影响。反过来说,“功夫在性外”才是“性保健”的真谛。

(实习编辑:陈冬萍)

2010-07-06 00:00:00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花粉症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轻度花粉症患者在避免接触花粉并适当休息后,症状3至5天可缓解,重度患者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久。此外,患者体质、接触花粉的量和频率以及环境因素等也会影响症状持续时间,患者需做好防护,必要时就医。对于对花粉的过敏反应相对较轻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在避免接触花粉并适当休息后,症状往往能够在3至5天缓解。然而,对于重度花粉症患者而言,其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这类患者对花粉的过敏反应较为强烈,可能出现严重的鼻塞、流涕、咳嗽、喘息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影响花粉症持续时间的因素多种多样。首先,患者体质是决定症状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质较弱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受到花粉等过敏原的刺激,导致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其次,接触花粉的量和频率也会影响症状的持续时间。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如果患者长时间暴露在花粉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其症状往往会持续更长时间。此外,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症状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例如,在干燥、多风的气候条件下,花粉更容易传播,从而可能延长症状的持续时间。针对花粉症患者,避免接触花粉是预防和治疗花粉症的关键。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避免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和眼镜等防护用品,以减少对花粉的接触。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综合征会持续多久
更年期综合征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为3至5年,部分女性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甚至达10年以上。这一时间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症状严重程度、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及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更年期综合征的具体持续时间与个体的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一些女性在绝经后3至5年,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然而,若个体存在慢性疾病、长期压力或不良生活习惯,症状可能会持续更久,甚至达10年以上。其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其持续时间,症状较轻的女性通常恢复较快,而症状较重的女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缓解症状。除了症状严重程度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会影响更年期综合征的持续时间,如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更年期症状,并延长其持续时间;此外,心理状态也是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加重更年期症状,并延长其持续时间。此外,医疗干预的及时性也会影响更年期综合征的持续时间,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物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更年期症状,进而缩短其持续时间。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认知行为疗法等物理疗法可通过调整负面思维模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建议在更年期综合征出现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并缩短持续时间。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必要的治疗,如激素替代疗法等。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流感后的咳嗽持续多久
流感后的咳嗽持续时间通常在1-3周。对于流感后咳嗽的患者,建议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呼吸道修复。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刺激,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在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呼吸道炎症反应。通常在流感急性期,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较为突出,随着病情逐渐好转,这些全身症状会先减轻,但呼吸道黏膜在病毒侵袭后受到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在1-3周这个较为常见的时间段内,受损的呼吸道黏膜会逐渐愈合,气道高反应性也会随之降低,咳嗽症状便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这是因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后,开始着重修复受损组织,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逐步恢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从而使咳嗽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会影响具体的时间。免疫力较强的人群,身体修复能力较好,呼吸道黏膜能更快恢复正常,咳嗽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呼吸道修复过程缓慢,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评估病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曹卫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会持续多久
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通常会持续1周左右。这一症状持续时间并非绝对,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在多数情况下,约1周的时间内症状会逐渐缓解。化疗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直接刺激。这些药物能够损伤胃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胃肠道的一系列反应,恶心呕吐便是常见表现之一。在化疗后的前几天,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最为强烈,随着时间推移,胃肠道黏膜开始自我修复。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会逐渐启动,受损的上皮细胞开始更新和再生,一般来说,大约经过1周的时间,胃肠道黏膜能基本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也随之减轻。针对化疗后恶心呕吐,可采取多种缓解方法。在饮食方面,建议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减少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在生活习惯上,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异味刺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轻身体的不适感。药物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止吐药物,如5-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帕罗西汀等,在化疗前遵医嘱预防性使用以及化疗后按疗程使用,能有效减轻恶心呕吐症状。若正在经历化疗后恶心呕吐,建议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止吐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若恶心呕吐症状严重,导致无法进食或出现脱水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