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有助于养肾纠虚的方法

  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壮,与肾的强弱有关。天气寒冷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御守,倘若弱虚,就会因“火力不足”,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腰膝酸软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闭等症状,这是肾阳虚。还有的人由于体内津液亏少,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燥咽干、潮热颧红、盗汗、小便短黄等,此为肾阴虚

  养肾纠虚的方法很多。如多晒太阳,多食热量高和温补肾阳的食品,选服补肾的药品,等等。但从“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养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读者介绍几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

  腰部按摩操有两种做法

  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特别提醒:十种男人最容易患肾虚 “肾虚”不要自己乱补

  脚心按摩法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脚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症效果甚佳。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常练上述功法,有补肾、固精、壮腰膝、通经络的作用。

 (实习编辑:李丽欣)

2010-06-30 00:00: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鲍身涛
精选
鲍身涛主任医师中医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六经内调法、外治六经法治疗各种肿瘤、皮肤病、性病、男科、不孕不育及中医疑难杂症等。从事医疗、科研40余年。研制出7种卓有疗效的中药制剂,提出了中医阴阳调控疗法治疗疾病的新思路,开创了“外治六经法”、“六经内调法”的理论。
李隆文
精选
李隆文副主任医师精神病科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去咨询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颅内疾病,神经疾病: 如手抖,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癫痫,老年痴呆,运动神经元损伤,共济失调,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偏瘫,高位截瘫,脊髓空洞,周围神经炎,各类型肌肉萎缩,各类型肌无力等病症,尤其对疑难性,久治不愈有极高的治疗心得。
田乐
精选
田乐主治医师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去咨询
1.鼻综合整形及再造: 全肋,半肋鼻综合整形、假体耳软骨鼻整形、短鼻延长、鼻头缩小、鼻翼缩窄、鼻孔成形、鼻基底凹陷矫正等;2.眼睑整形:重睑术、内眦开大整形、提眉、眼袋去除、眶隔脂肪释放等;3.面颈部年轻化:微创注射治疗(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面颈部吸脂等;4.体型雕塑:脂肪抽吸与移植等;5.体表肿瘤及瘢痕治疗。
查看更多男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