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男性 > 保健常识

吸烟咳嗽 慢阻肺第一信号

举报/反馈
2010-05-2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第8个“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轻松呼吸,不再无助”。国内最新一项涵盖7个城市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8.2%,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天津市发病率为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相当高比例的慢阻肺患者有多年吸烟史且无慢支病史等“先兆症状”。呼吸病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先生父子最近都因长期咳嗽且久治不愈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看病,经详细检查,双双被确诊为“慢阻肺”。医生询问得知,爷儿俩的共同“爱好”就是抽烟,70多岁的父亲吸烟已近60年,而40多岁的刘先生也有20多年的“烟龄”。

  “我爸老说喘气不顺,我还以为是老年人常见的呢,谁知竟得了这个病。”刘先生说,近来自己吸烟时也时常伴随急促的咳嗽,但因咳嗽时间不长、每天出现的次数也不是很多,并未放在心上。医生告诫他们,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祸首”,若不及早戒烟、进行规范治疗,晚年生活质量会相当差。

  10个慢阻肺患者九个是烟民

  本市慢阻肺联盟负责人、天津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常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曹洁主任医师介绍说,慢阻肺(COPD)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一种多因素构成、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都属于此病范畴。

  该病初时可能仅在活动量大时出现明显气短症状,若不及时诊治,随着肺功能逐渐受损、通气受限加剧,可发展为患者走平路甚至坐着也气促、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慢阻肺造成的患者呼吸道和肺泡组织的永久性损伤,会使人丧失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症状反复加重,可进一步导致肺功能加速下降,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在我国,慢阻肺已成为城市居民第四位、农村居民首位致死性疾病。

  “长期大量吸烟与慢阻肺的发生密切相关。”曹洁说,慢阻肺的首要病因是吸烟。调查显示,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都是烟民,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慢阻肺患病风险就越高。

  据统计,吸烟者慢阻肺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25%的重度吸烟者最终会发展为慢阻肺。每日吸烟40支以上者,慢阻肺患病率达75.3%。还有调查显示,被动吸烟可导致成人发病的危险性增加10%至43%。

  另外,老年、低体重指数、体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因职业原因长期暴露在有毒粉尘环境中、常与有害气体接触、长期使用生物燃料并居住在室内通风较差环境中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也是诱发或加剧慢阻肺病情的重要因素。

  活动后气喘可能已到中晚期

  “我身体一直很好,怎么能患上慢阻肺呢?”在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刚拿到检查结果的张大爷不住地挠头。今年64岁的他近一年来发现自己稍微一动就会胸闷气喘,最初只是上楼、爬坡时出现呼吸困难,他以为自己“年纪大了中气不足”,但后来哪怕是取牛奶、拿份报纸都会气喘,于是到该院检查。医生经肺功能检测诊断其患的是慢阻肺。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魏路清教授表示,慢阻肺危险性在于早期症状隐匿。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如日常行走或爬楼梯)后呼吸短促等,但约有1/3早期患者无症状。

  且因肺部代偿能力强,发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感觉,容易被医患双方忽视,所以又称该病为“沉默的疾病”。待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疾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

  中晚期的慢阻肺易发反复感染,感染会引发呼吸衰竭;中晚期慢阻肺5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0%至30%。近年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不仅仅是肺部疾病,还与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肌肉萎缩和关节等病变有密切关系,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临床上并非所有有吸烟史和咳嗽等症状患者都会发展为慢阻肺,所以若要准确诊断慢阻肺,就必须做肺功能检测。”魏路清说,肺功能检测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主要是测一秒钟通气率。

  即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最大的速度把气体吹出来,看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率。患者一秒率小于70%且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可确诊为慢阻肺。

  经常出现咳嗽、咯痰症状者,以及长期吸烟或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长期接触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有家族病史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应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疾病稳定期也要坚持治疗

  “治疗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减少急性发作。”天津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委员、市胸科医院胸内四科主任林燕萍主任医师说,临床上,常可见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因咳嗽咯痰较多、呼吸困难加剧,连忙到医院就诊或住院,由医生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抗炎、解痉平喘、改善气道引流、吸等全面治疗,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者还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而当病情得到控制、进入疾病稳定期后,不少患者便自行停止治疗,一旦外界环境变化或患感冒时,病情很可能会再次急性发作,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

  一项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住院患者的研究表明,因慢阻肺急性发作而住院次数每年多于3次的患者死亡率有明显升高。

  林燕萍表示,若要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患者需在慢阻肺的早期阶段或病情稳定期坚持积极治疗。患者除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外,还可通过戒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呼吸康复锻炼等多种方式科学综合治疗。

  积极治疗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期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

(实习编辑:何丽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