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恶作剧

  当孩子长到5岁以后,总有那么几年是“混沌期”的时候,特别是男孩子,常有“恶作剧”的行为发生。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大多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但日后成才是否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态度。 虽然孩子们的恶作剧会接连不断地给父母制造麻烦,但在玩的过程中、抑或在成人眼里的“捣乱”的过程中,孩子们却可不断地认识、思考和探索世界的。

  恶作剧行为并非从天而降,要设计出一个有新奇感的方案来,动脑筋的强度相当高,这对孩子的创造力发育无疑是一次催化。同时,孩子以恶作剧来超越父母为其所规范的界限,它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形成。不能因为怕孩子给自己找事,就过多地限制孩子,那会使孩子在大人的诸多“不许”中渐渐变得缩手缩脚,甚至抑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其损失可比他们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要惨重得多。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不是成人,没有那么明确的理智,他们的一切都以好玩为出发点,有为数不少的恶作剧没有创造的因素,也没有思考的成分,其中一些必须坚决制止。到底如何对待,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1.深究原因 孩子搞“恶作剧”,多是在烦躁、孤独无聊时;也有的是对家长的一种报复行为,在被家长误解、冷落、打骂之后所进行的。对于这种原因的恶作剧,家长就不该就事论事了,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关爱为切入点。

  2.不可动手 无论是谁,看到孩子在“惹祸”,总要火冒三丈的,当然可以立即制止孩子的危险或破坏行为,指出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但你不必用痛打的方式,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孩子与你结下怨恨或产生报复心理。

  3.正面肯定 如家长发现孩子用毛笔在精美的电视墙上“涂鸦”时,可先肯定他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然后再引导他:“你这‘作品’如果画在纸上,说不定什么时候还可以拿去参赛、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呢!”如此等等。 合谋“喜剧” 偶尔也可以把也扮成一个顽皮的孩子,与孩子“合谋”一件“喜剧”,比如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你可和孩子一起悄悄地把饭后水果清洗干净,让她的惊喜变成大家的快乐等等。同时告诉孩子,搞“恶作剧”并不难,难的是为他人创造一些惊喜,演出喜剧及表达一份爱人之心。

  4.变为“实验剧” “恶作剧”中往往包含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对于爱搞此项活动的孩子,你可要求他先把要搞的“恶作剧”内容用文字或口头表达出来,必须在家长的审批同意下方可“变通”执行。如孩子要往鱼缸中放烟头,那就把一只小鱼单独放入一只碗中进行好了,看看鱼对烟丝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大,从而把恶作剧引导演变为“科学小实验”。

(实习编辑:李丽欣)

2010-04-04 00:00:00浏览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