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泵血和供氧,导致机体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或原有心脏病加重引起的心肌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这使得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等症状。重症时可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

诊断急性心力衰竭通常需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利钠肽水平检测以及电解质分析等。胸部X线可能显示肺部充血或水肿迹象;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利钠肽水平升高支持心力衰竭诊断;电解质分析有助于排除因低钠血症引起的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紧急处理包括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注射硝酸甘油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还可使用吗啡缓解呼吸困难。长期管理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预后。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