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什么是坏疽性脓皮病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通常表现为疼痛性、坏死性溃疡,常伴有深部组织的炎症。

坏疽性脓皮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当皮肤受到感染时,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可能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痛性红斑、结节、脓疱等皮肤病变,严重者可有皮肤坏死、溃疡形成。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针对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断,可以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活检来评估皮肤组织的变化。此外还可做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并发症。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物理治疗则包括紫外线疗法和激光治疗。

患者应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感染,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洁并保湿受损皮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