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吗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A+A-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814/1690964470995746816.jpg)
核黄疸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核黄疸是由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引起的疾病,而未结合胆红素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转化。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长时间的胆红素负荷过高会引起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814/1690961599948525568.jpg)
核黄疸可能伴随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此时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这是因为高水平的胆红素会对肝细胞造成毒性作用,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合成与分泌功能。
新生儿出现核黄疸时,应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采取适当的光疗或药物治疗以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此外,对于存在溶血性贫血等易引发核黄疸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https://image.39.net/auth/w/20150826/100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