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小孩晚上尿频是什么原因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小孩晚上尿频可能是遗尿症、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夜间频繁醒来。这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遗尿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高,使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多尿的症状,伴随夜间出现尿频的现象。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来降低血糖浓度,比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3.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小管对其不敏感而引起的肾脏过度浓缩障碍,会导致大量低渗尿液排出,从而引起夜间的尿频现象。确诊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时可遵医嘱注射去氨加压素进行缓解。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此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但储尿期膀胱顺应性增高,因此会出现尿频的情况。针对此病,通常建议采取行为疗法,如定时排尿训练,以改善膀胱功能。

5.膀胱炎

膀胱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肌肉痉挛和尿道括约肌紧张,进而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若是细菌性膀胱炎,可以按医嘱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液体,特别是在睡前减少饮水量,以免加重夜间尿频的症状。必要时,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血糖检测以及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