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内膜炎症,通常发生在心脏瓣膜或其他受损的心脏部位,其特征是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形成和菌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附着并繁殖于受损的心内膜表面所导致的炎症。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酶会破坏心脏组织,引起免疫反应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加重炎症过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关节疼痛、皮肤苍白、呼吸困难以及心脏杂音增强。由于免疫系统的激活,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脾肿大等症状。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和赘生物的存在;血培养可用于鉴定致病微生物;心电图有助于评估心脏传导功能是否受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联合手术干预。抗生素治疗旨在清除体内的致病微生物,而手术可能需要开胸移除受损的瓣膜或修复其他心脏病变。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并及时治疗已知的细菌性心内膜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