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龚涛:缺血性脑血管病重在预防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龚涛教授日前在医院定期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从脑血管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患者受益匪浅。
龚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是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很多原因都能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像动脉粥样硬化,它实际上是原发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但影响到了脑部血管和循环,以至引起了脑血管病。类似这种原发于其他系统或器官,但累及脑部血管的疾病还有心源性栓塞、脑灌注不足等。当然,颅内血管本身发生病变也会引起脑血管病,比如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创伤或肿瘤等,都会诱发脑血管病变。
与身体其他系统原发病累及脑部血管不同,颅内血管病变,可按起病形式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大类。急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老百姓常说的中风、脑卒中等就是指这类疾病。另外,高血压脑病也属于急性脑血管病。而像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等,则属于慢性脑血管病。
除按照起病形式划分分类,脑血管病还可以按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脑病、出血性脑病、占位性脑病等。
龚涛教授解释,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灌注不足导致脑缺血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病因较复杂,可由身体内血栓或栓子阻塞血管所致,也可因血流动力学异常所致,如血压过低、血容量不够、心衰、大动脉动脉狭窄、血流缓慢、高凝状态等导致脑灌注不够,都可能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此外,机械压迫也可引起脑缺血,比如颈椎病患者就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头部CT检查,必要时需要做头部MRI,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做血管介入造影以明确诊断。此外,医生还应对患者的血液成分、血管状况、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脏情况等进行检查。
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血管溶栓、抗凝等外科手术和介入方法,中医药治疗等。龚涛强调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重在预防,比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龚涛教授同样对出血性脑部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介绍,他说,脑出血最多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少见病因有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溶栓及抗凝治疗所致脑出血、肿瘤出血等。脑出血的诊断依靠病史及症状,做头部CT及MRI可明确诊断。其治疗包括疗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病因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做头CT即可明确诊断,目前,外科介入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