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德:消化系肿瘤早期发现 治愈率高达90%以上
- 刘思德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数据显示,我国死亡率排名前五位的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其中4个肿瘤发生在消化系统。如何才能做好消化系肿瘤的防治工作?
7月3-5日,2015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上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思德在论坛后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指出,消化系肿瘤若能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治疗比较简单,治愈率高达90%以上,所以防治消化系肿瘤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实现早诊早治。
控制好消化系肿瘤 主要靠早期发现
刘思德明确指出,要控制好胃癌、食道癌、结肠癌,主要靠胃肠镜早期发现。目前,肿瘤标志物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真正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太少,仅有肝癌的AFP;第二是肿瘤引起的异常点太多,一个肿瘤可能会引起上千个基因的变化,无法判断哪一个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标志物。通过肿瘤标志物预防、预测消化系肿瘤的发生目前仍比较困难。
此外,胰腺癌、胆管癌虽然没排在前五位,但发病率也不低,“预防方面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控制好癌前病变,并在早期阶段发现肿瘤,”刘思德举例说到,比如胆囊息肉1cm以上有癌变风险,超过1cm就要及时干预切除。
广东大肠癌高发 筛查要重视风险评估
人体胃肠道的大肠足有1.5m,每一段都有可能发生与癌症相关的病变,比如大肠息肉。刘思德指出,大肠息肉与其他部位的息肉不同,若不及时处理,放任发展,几乎都会癌变,随着时间的延长,癌变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他建议,患者发现大肠息肉后,要尽快切除,如果大肠息肉患者确保发现发现后就及时切除,大肠癌的风险几乎为0。
我国大肠癌有三大高发区,即江浙、广东、北京。三个地区大肠癌高发与其经济水平高,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有关。据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的大肠癌发病率为36/10万,预计每年新发2997例大肠癌,所以广州市2015年正式开展了大肠癌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刘思德指出,筛查大肠癌最好的办法是做肠镜,可惜全市范围内筛查任务量太大,无法实现筛查者都做肠镜,所以让筛查对象先做粪便潜血检查,有异常再建议患者做肠镜,“如果风险评估过高,无需粪便潜血检查直接做肠镜。”
哪些人大肠癌风险高呢?比如有大肠癌的家族史、年龄45岁以上、有肠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久治不愈等,这些危险因素被分成三类做成问卷,每个筛查对象都需要做风险评估。据了解,2015年广州市大肠癌筛查对象是60-74岁人群,2016年是55-60岁人群,2017年筛查50-55岁人群。
广东胃癌早期发现率低 三类人容易被胃癌盯上
据了解,广东省胃癌发病率并不算高,2012年下降到11/10万,每年新发1880例胃癌。然而,广东省胃癌的早期检测率却不到6%,2014年全广东省早期检测做得最好的医院检测率才21%。刘思德指出,日本胃癌发病率全世界第一,但人均寿命依然很长,正是由于早期发现率高达70%,极大地延长了患者寿命,所以要控制好胃癌,必须提高医生对早癌病变的认识能力,提高早期胃癌的早诊早治水平。
由于早期胃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病,所以以下三类人群即使没有胃痛等问题,也要定期去筛查胃癌。
①年龄40岁以上者。“年龄是胃癌的第一风险,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做一次胃镜,医生 据胃的情况评估将来有无早癌风险。”刘思德提醒道。
②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刘思德指出,广州HP感染超过40%,如果将HP感染降到20%以下,胃癌发生率会下降一半以上;
③萎缩性胃炎者。
四种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 除
我国许多地区HP感染情况都比较高,但是过度治疗的情况也十分泛滥。到底HP感染需不需要 除?刘思德指出,HP是否需要 除要 据医生来判断,一般来说以下四类人群最好做到 除。①有胃癌家族史;②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③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MALT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胃炎等HP相关疾病;④病人心理焦虑引发相关症状。
据了解,今年年初南方医院牵头做了广东省胃镜早癌精查项目,目前已有60多家省内三甲医院参与,通过组建广东省早癌内镜诊治青年医师联盟,培训青年内镜医师的早癌诊治能力,提升广东省早癌内镜诊治水平。刘思德指出,希望通过胃镜精查项目,每年可多发现500例早期胃癌患者,多挽救500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