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危害包括肺功能损害、感染扩散、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且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

1.肺功能损害
支原体通过黏附细胞表面和产生蛋白分解酶直接损伤肺组织,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可引起急性发作性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肺通气不足,进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
2.感染扩散
由于支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发生支原体肺炎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使病原体向周围扩散。随着病原体的扩散,可能会对邻近的健康组织造成持续性的侵袭,引发新的感染灶,加重病情并延长恢复期。
3.呼吸衰竭
支原体感染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从而降低肺部的有效通气量。此时机体无法有效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引起低氧血症,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4.多脏器功能障碍
支原体感染不仅局限于肺部,还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如肝脏、肾脏等,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受损。多脏器功能障碍是支原体肺炎进展到重症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5.耐药性增加
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失效,增加治疗难度。这将进一步延缓病情恢复,增加治疗成本,并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减少肺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