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晚上症状加重可能与病毒感染、过敏性鼻炎、睡眠呼吸暂停、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夜间症状加剧,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1.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在体内繁殖活跃,在夜晚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低谷状态,无法有效地抵御病毒侵袭,导致感染症状加重。临床上常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以抑制或清除体内的病毒。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夜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过敏原刺激而出现打喷嚏、流涕等症状。这是因为在夜间,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这些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口服抗组胺药来缓解症状,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上气道塌陷和阻塞,导致短暂的停止呼吸,此时机体为了保持通气会觉醒,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使人在白天感到疲乏。对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口腔矫正器或使用持续气道正压设备来改善病情。
4.激素水平变化
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导致易感性和感染风险增加。这可能导致感冒症状在晚上更加明显。如果确诊为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病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减弱,使得感冒病毒更容易入侵并大量复制,进而加剧晚上的不适症状。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必要时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营养补充剂。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若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