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教师职业病经典案例解读

  电脑“看”出干眼

  案例:

  如今,电脑成了教师的必备工具。市中心某区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每天都使用电脑批改作业、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学生博客了解情况、通过各种教学网站充电……结果每天对着电脑超过5小时,久而久之,视力状况越来越差。到医院检查,不仅视力明显下降,还得了干眼症。

  病症:

  干眼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视觉模糊、视力下降或眼睛干涩、发痒、灼热、疼痛、畏光等,有的人还伴有头痛或关节痛等症状。

  病因: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专家指出,长期面对电脑,近距离用眼,几乎是当下教师的通病。很多教师长期近距离用眼,长时间使用电脑备课、批改作业,不间断使用电脑极易产生疲劳,而工作又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易造成睫状肌功能混乱,引起调节减退。

  处方:教师更要有良好用眼习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周行涛教授提醒教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首先要保证恰当的距离和充足的光线,其次减少眼睛的使用频率,多注意眼睛的休息,可多做眼保健操。在饮食中还应多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另外还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可适当采取措施来缓解压力,否则不只是眼睛,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可能因此承受更大的压力。

  打字患上“鼠标手”

  案例:

  最近,从事电脑教学的程老师总感觉手臂一阵阵发麻。

  警惕性较高的她担心是长了肿瘤压迫神经所致。到医院一查,原来她得了电脑时代的 “时髦病”——“腕管综合征”。因为过度使用电脑,对手腕部神经造成损伤,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感觉,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病症: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文明病,主要和以手部动作为主的职业有关。得了这种病会出现手部逐渐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到了晚上,疼痛还会加剧,甚至使患者从梦中痛醒。

  病因:

  仁济医院骨科副主任王伟力教授指出,长时间接触并使用电脑,每天重复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可能会形成“鼠标手”,也就是“腕管综合征”。其中,键盘、鼠标是最常见的“腕管杀手”。对于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比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可能遭遇“腕管综合征”的“毒手”。以往,批改作业多半会使教师常感手腕不适;而如今,随着电脑教学的普及,教师更是成为“腕管综合征”的主要患病人群。

  处方:选用弧度较高、面积较宽鼠标预防“鼠标手”

  使用设计不当的鼠标或使用鼠标方法不当,都可能引起“腕管综合症”。为了预防“鼠标手”,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或休息,都应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在购买鼠标时,应选用弧度较高、面积较宽的产品。在使用鼠标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手臂尽量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压力。一旦得了“腕管综合征”,也不必过分紧张。对于早期症状较轻患者,休息是最重要的。若病情较严重,则需实施治疗,千万不要长期置之不理,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受损等。

  升学率“压”出抑郁症

  案例:

  50多岁的老教师陈女士最近失眠症状越来越严重,不仅胃口下降,对工作和生活也没兴趣,她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结果被诊断为轻度抑郁。

  据心理医生分析,这和她长期带教高三学生,承受较大的升学压力相当有关。

  据北京某体检中心早先对159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焦虑的占46.2%,人际关系轻度异常的占40.7%,抑郁的占33.6%,强迫症状占15.5%。其中,女性异常比例高于男性。近几年来, “饭碗、升学率、职称”已经逐渐成为 “压”在教师头上的 “三座大山”。

  病症:

  情绪不稳、易躁易怒、失眠、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神经脆弱、焦虑、强迫症、抑郁症等,成为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病因:

  心潮心理咨询师王晓霆分析,教师们白天要上课、要开会,还要找学生谈话,处理各种琐事,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教师工作压力大,事务性工作多,不少教授临睡前还在备课,考虑近期工作,因此有睡眠问题的教师就特别多。而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休息,还会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现象。此外,升学压力,错综复杂的人际网、激烈的竞争上岗,都像是“压”在教师心头的一座山。而薪水不高、职位发展空间不大、择偶难等问题,还使得小学、托幼园所男老师比例逐年下降,不少幼儿园男教师还纷纷转行。

  处方:保证睡眠、注意自我调理、切忌过度劳累

  解决精神压力性的疾病,最重要的是要自我调理。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生活规律,切忌过度劳累,特别是保证睡眠时间。在精神紧张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精神紧张的状况,并学会自我心理疏导,以缓解外界压力,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压力。如果病症严重,还可向心理咨询师咨询。

2009-09-09 15:19:00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上皮样间皮瘤怎么回事,怎么办
上皮样间皮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是起源于胸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有关,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一般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适当调整个人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羟考酮片、盐酸曲马多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3.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是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副作用小。 4.化学治疗 化学疗法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其优点是可以杀死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缺点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可采取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原因后对因治疗。
邓立力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恶性间皮瘤很快就去世了怎么回事,怎么办
恶性间皮瘤很快就去世了多考虑是治疗不及时引起的,也可能是年龄增大、心肌炎、肺转移、肺不张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治疗不及时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胸膜间皮瘤,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肿瘤细胞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受到损伤,从而加速患者死亡。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化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2、年龄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会逐渐衰退,从而导致恶性间皮瘤的发病概率增加。建议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3、心肌炎免疫力比较低,心肌部位受到病原体入侵诱发炎症,可能会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从而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4、肺转移如果患者出现肺转移的情况,会导致肺部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厄洛替尼片、吉非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5、肺不张如果恶性间皮瘤出现了肺不张的情况,会导致肺部组织塌陷,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