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夏季的来临,感冒等冬春季节高发的呼吸道疾病也离人们而去。但有些患者却在感冒后落下了个不时咳嗽的“病根”,药吃了不少,可总是不好。其实每年被咳嗽困扰的人还真是不少。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亿人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咳嗽患者多达5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咳嗽患病率为15。36%,治疗费用巨大。
很多人误认为咳嗽肯定是细菌感染,所以就不断增加或改变抗生素的用量和种类,专家指出: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咳嗽患者多擅自吃药
现象
平时在各家医院的呼吸科门诊中,因为咳嗽来就诊的病人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呼吸科门诊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是诉说咳嗽。咳嗽是很多疾病的前兆更是后遗症。但不少人对咳嗽的认识都存在着误区,以为咳嗽肯定是细菌感染,于是吃消炎药,一种不好随后就换更高级的。很多咳嗽患者来医院都曾有“擅自”用药的经历,由于不见好才来看医生。
专家点评
史利卿主任介绍,咳嗽,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的确难以治愈,全世界每年止咳药物的费用开销巨大。
咳嗽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有些情况下咳嗽有利于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和异物,但长期、频繁剧烈的咳嗽,就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和肺纤维化等。有时过敏性哮喘、咽炎也会出现咳嗽。因此需要明确病因,不能盲目的一概吃消炎药。
感冒后咳嗽“病小事大”
现象
每个人咳嗽的症状都有所不同。有的患者白天咳轻,一到晚上平躺后即出现咳嗽难忍,影响睡眠;有的患者咳到恶心呕吐,咳嗽时间长的患者还可出现胸部疼痛以至于不敢深呼吸;有的中老年妇女还会在咳嗽时出现尿失禁,非常痛苦。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咳嗽会持续数周到数月,严重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点评
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也是需要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这种常常在感冒当日或数日后紧接着出现的咳嗽、咽痒,外界因素变化会诱发加重。比如像出门吸到冷空气、闻到热饭的蒸汽、大声说笑、语速加快、厨房中炒菜油烟、烟味以及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地方,常常都会引起咽痒难忍,诱发咳嗽加重。
“风邪犯肺”让人非咳不快
现象
目前医生把感冒后出现的咳嗽称之为感冒后咳嗽。这些有着感冒“后遗症”的患者来医院时,常常只有咽痒、咳嗽的表现,无其他症状,医生检查肺部一般也没病变,血常规和X线胸片等也大多正常。常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等。
专家点评
以往,由于对这类咳嗽重视不够,相关的研究较少,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等还未完全明了。但就目前认识而言,专家认为引起这类咳嗽的机理可能与呼吸道广泛的炎症、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神经突触的暴露以及气道反应性增高等有关。多数人认为这类咳嗽可自行缓解,但持续时间较长。
中医对于咳嗽的认识很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记载,认为该类咳嗽属外感咳嗽,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大量有效方剂,如现在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止嗽散和通宣理肺丸等经典名方。另外,中医药治疗咳嗽还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优势。
史利卿主任说,近年来通过研究观察,中医对于该病的病因认识逐步深入,认为风邪犯肺是常见病因。
中医祛风宣肺治疗感冒后咳嗽快
现象
白女士感冒后咳嗽至今,断断续续已有3个月之久。咳嗽、咽痒难忍,夜间平躺在床上后加重,影响了睡眠。而出门吸点凉风,进厨房炒个菜产生的油烟,甚至连说话时也能引起咳嗽。先前她也去过医院,被诊断为慢性咽炎、气管炎。结果吃了大量抗菌素及止咳药,可就是不好,症状时轻时重,让她痛苦异常,她戏称自己是得了“百日咳”。
专家点评
中医很早就有单纯风邪导致咳嗽的论述。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提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据此,东方医院呼吸科的中医医生以祛风宣肺作为是治疗该类咳嗽的主要方法。
史主任对上面提到的那位患者白女士给予祛风宣肺中药治疗,在服药后她的咳嗽、咽痒症状明显改善,而且症状反复较少。她自己说服药后2天咽痒、咳嗽明显减轻,能安然入睡,5天后咳嗽、咽痒症状基本消失。其实大部分咳嗽患者都能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很快治愈。
专家提示
感冒后咳嗽别再用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和随后出现的咳嗽的治疗过程中,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众所周知,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全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有90%以上都是由病毒造成的,并不是病菌。因此目前的抗生素对病毒并没有作用。
此外,感冒后的咳嗽虽然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引起,但在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喷嚏、鼻塞、流涕、咽痛等感冒急性症状消失后,就多数患者而言,已无明显的细菌感染存在,而与前面提到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神经突触的暴露、气道反应性增高等因素有关,因此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且没必要。正因为如此,不少患者虽然长期或反复用消炎药治疗,可咳嗽仍不见好转,反而出现了菌群失调、胃肠道损伤等副反应。
专家小档案
史利卿,中华中医内科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潘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