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招教孕妇预防呼吸道疾病

  针对近期呼吸道疾病在国外频发的现状,专家指出,孕妇应注意适当防护。据童涵春堂大药房执业医师介绍,最近除了防病必备的口罩外,热销的还有消毒类及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产品。市民防范意识逐渐加强是件好事,同时还应注意不要乱用药。此外,上海解放军85医院妇产科专家指出,孕妇还应注意:

五招教孕妇预防呼吸道疾病

对付孕妇感冒需科学

  1、注意居室通风 室内空气不流通时,其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要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孕妇最好每周更换一次卧具。

  2、提高室内相对湿度 孕妇平时要多喝水,防止呼吸道黏膜受损;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用空气加湿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湿。

  3、加强锻炼 女性在怀孕前要加强体能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怀孕后也应进行适当的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计划在冬末春初怀孕,建议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疫苗2至3个月后再受孕。孕妇到医院或人员密集处应戴口罩;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5、合理饮食 孕妇要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有胃肠道反应时也要少食多餐,不要因恶心、呕吐或胃肠不适而不进食,否则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推荐阅读>>>孕妇感冒咳嗽不用愁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09-06-15 08:05:00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梅毒日常防护注意什么
梅毒日常防护一般需要注意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避免血液传播、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定期复查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1、避免不洁的性生活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在进行性生活时,正确使用安全套,不要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能够降低梅毒的发病概率。2、避免血液传播梅毒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在输血时需要注意。3、注意个人卫生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且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可以使用温水清洗局部,但是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加重病情。4、注意饮食梅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注意定期复查梅毒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明确病情,以便于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确诊为梅毒,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勤洗澡,自己的生活用品要及时进行消毒,经常开窗通气,室内空气环境清新,这样可以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播。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孕妇梅毒假阳性有什么特征
孕妇出现梅毒假阳性的特征主要包括硬下疳、扁平湿疣、梅毒疹、骨关节损害以及神经精神损害等。1.硬下疳:常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男性可表现为阴茎的无痛性溃疡,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呈典型的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圆形或多形性溃疡。2.扁平湿疣:通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处,为单个或多个散在或融合的丘疹,后期可逐渐增大成扁平菜花样赘生物,表面湿润,周边隆起并浸渍,还可伴有糜烂和触痛。3.梅毒疹:早期可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疱疹及铜红色浸润性结节等,随着病情加重,二期梅毒还可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受损的表现,包括手掌和足底出现铜红色浸润性斑疹等症状。4.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如膝、踝、腕、肩等关节,受累关节局部会有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5.神经精神损害:一期梅毒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感觉减退、肢体麻木及先后出现不同类型神经麻痹等。此外,还有可能引起孕妇出现眼损害、内脏器官损害等情况。平时注意加强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恢复。另外建议定时进行产检,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