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反复咳喘,支气管哮喘?

孩子出现反复喘息,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病?

“支气管哮喘?”

临床上经常遇到反复喘息的患儿,我们知道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所以很容易联想到这个病。

那是不是所有反复喘息的患儿都是哮喘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尤其是对常规治疗反应差的喘息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等考虑其他疾病。

对于孩子,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支气管异物。

异物吸入:

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有吸入异物病史,但也有患儿无明确异物吸入史,常被误诊为肺炎和哮喘。抗哮喘治疗无效。

异物引起的喘鸣音均为局限性。由于右支气管相比左支气管较粗、短、长,因此多数患儿以右侧支气管异物为主。

胸部CT影像学特征以肺气肿、局限性阻塞或纵膈移位为主,若据此仍无法确定是否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时,可结合临床症状采用支气管镜检查以确诊。

对于小年龄组患儿还要想到先天的气道或肺发育异常的疾病。

先天性喉喘鸣:即先天性喉、气管缺乏软骨支架,阻塞喉部,引起呼吸困难,造成吸气性喉喘鸣。

先天性肺叶气肿:为支气管缺乏支架所致,主要症状为气短,可出现哮鸣和间歇性紫绀。

先天性喉蹼、气管食管瘘:可使大气道受压出现哮鸣。通过喉镜、食管镜可确诊。

支气管软化:患儿哭吵、进食时或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有单音调哮鸣音,可伴有双相喘鸣;剧烈咳嗽;自出生后经常出现症状。用常规的平喘治疗无效。确诊要靠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狭窄:是常见的气道发育畸形,可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持续性的喘鸣音或反复喘鸣音、呼吸困难,对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及氨茶碱治疗无效。确诊要靠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多见于早产儿,出生体重低,出生时呼吸困难;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或吸氧。

此外,还要考虑到先天性心、血管异常。

环状血管畸形:如肺动脉吊带、双主动脉弓,存在持续性呼吸音异常或单音调哮鸣音,或吸气性喘鸣;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喂养困难和呼吸困难。

先天性心脏病:可有心脏杂音;哭吵、运动和进食时可有发绀;生长发育异常;声音嘶哑;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肝肿大;可有吸气性喘鸣。

近年,结核感染有逐渐抬头的趋势,对于喘息患儿也要常规做结核筛查。

支气管结核:可部分或完全阻塞气道出现喘鸣音。喘鸣音固定、持续,有结核感染的证据,结核菌素试验可初步筛查,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帮助诊断。

如果患儿既往有重症腺病毒或者支原体感染或者肺损伤的病史,出现反复喘息,需考虑BO。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急性感染或肺损伤后出现慢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差。肺功能为阻塞性的通气功能障碍。肺高分辨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扩张、肺不张、黏液栓。

如果患儿喘息或者咳嗽以平卧后为主,除了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不能忽视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返流:进食时或餐后咳嗽;反复肺部感染;特别是在大量进食后容易呕吐,有的患儿有不断吞咽的动作。患儿食管黏膜有炎症变化时,返流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而致咳嗽和喘息。测定24小时食道pH值方法鉴别。

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血管炎均可出现喘息。但从病史、X线的表现可作出鉴别。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嗜酸性粒细胞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与一般的支气管哮喘比较,本症的阻塞可逆性较差,故其哮喘症状多较顽固。痰检时可以发现淡黄色栓状物,内含烟曲菌菌丝及嗜酸粒细胞黏液栓。X线表现为近端支气管扩张。

过敏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综合征):为一系统性的嗜酸细胞性血管炎,通常在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过敏体质的病人中发生,表现为顽固喘息,血嗜酸细胞增高,肺部的嗜酸粒细胞的浸润,P—ANCA阳性。因其为全身性的疾病,可有肺外的器官受侵,如心脏和消化道受累。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以下疾病:

囊性纤维化(CF):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咳嗽;反复肺部感染;生长发育异常(吸收不良);可见杵状指(趾),及大量松散油腻的粪便。汗液中氯增加,>60meq/L可诊断。

纤毛不动综合征:主要表现咳嗽;反复肺部轻度感染;耳部慢性感染和脓性鼻涕;对哮喘治疗药物反应差;50%的儿童有内脏转位。纤毛活检可助诊断。

免疫缺陷病:可表现为反复发热和感染(包括非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异常。可根据免疫学检查作出鉴别。

其中,最具有“迷惑行为”的是病毒感染诱发的喘息。有的喘息患儿每次来就诊,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那么,这种情况应不应该诊断支气管哮喘。

反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咳嗽、流鼻涕、喘息症状通常<10天;且两次感染之间无症状;如果常规治疗>10天,上述症状仍时断时续,喘息发作频率累计≥ 4次,有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证据,且有家族过敏史、个人过敏性疾病史和早期变应原致敏,则应考虑支气管哮喘。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20,58(9):708-717.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0604-00578.

[2]刘秀云. 婴幼儿喘息的分类和小儿哮喘的鉴别诊断[J]. 医学与哲学,2009,30(22):11-12,39.

[3]王宁波,尚婉媛,朱丽,等.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2021,42(1):75-78.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1.01.018.

2021-04-25 00:00:01浏览1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可怕吗
支气管哮喘一般比较可怕,因为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疾病,通常无法治愈,并且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过度肥胖等原因所引起的,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者是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低热、咽痛等现象。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因此也属于比较可怕的疾病。支气管哮喘在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并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进行治疗,例如孟鲁司特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还需注意避免食用易过敏的食物,例如花生、芒果或者是海鲜等。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用什么药
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如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等,能够起到抗炎的效果,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有利于病情的恢复。2、β2受体激动剂比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能够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情况,有利于病情的恢复。3、白三烯调节剂比如孟鲁司特钠片、扎鲁司特片等,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4、茶碱类药物比如氨茶碱片、多索茶碱片等,能够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喘息症状。5、肥大细胞稳定剂此类药物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释放介质而缓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色甘酸钠气雾剂、富马酸酮替芬片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包括环境因素、运动因素、药物因素、过敏因素、精神因素等。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或者是经常接触粉尘、花粉等物质,可能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应及时改善环境,远离污染环境,同时还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2、运动因素 如果患者在平时长期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气体交换受到影响,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建议患者在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不适症状。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未按医嘱用药,如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停药等,都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更改药物剂量。 4、过敏因素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可能会诱发支气管哮喘,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5、精神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状态下,可能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