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网虫”麻将迷小心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三成肺栓塞病人在发病后一小时死亡。专家告诫长期上网、打麻将等久坐不动者,应特别当心肺栓塞。

“网虫”麻将迷小心肺栓塞!

人体肺部

  急性肺栓塞是危急重症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一科曾救治一名严重肺栓塞病人,病人是一名39岁的男子,沭阳人,因为胸痛、痰中带血转到南京市胸科医院,入院后其病情迅速变化,并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左下肢胀痛等。经检查证实是肺栓塞,医院施行紧急治疗才使其转危为安。

  该院李田副主任医师介绍,33%肺栓塞病人在症状发生后1小时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如果病人有胸痛、突然发生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咯血以及X胸片渗出性阴影、小胸腔积液,主治医生和病人都应想到此病。

  急性肺栓塞的类型有:

  ①猝死型;

  ②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型;

  ③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型;

  ④肺梗死型;

  ⑤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

  临床经验表现,凡原有心肺疾患症状突然加重或突发的呼吸困难,而经过相应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尤其是那些长期卧床,伴有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功能不全,使用大量利尿剂,有明显脱水征象或下肢浮肿者,更应考虑到合并肺栓塞的可能。

  据介绍,发生肺栓塞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由慢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糖尿病、白塞病等诱发。

  2、手术过程中麻醉时间过长。

  3、下肢或骨盆外伤或手术、骨折

  4、恶性肿瘤也可诱发肺栓塞。

  5、服用避孕药等含雌激素的药物也可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

  6、久病或术后卧床的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

  由此,专家告诫那些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网虫”、麻将迷、长途乘车乘飞机者以及手术后久卧的患者,要注意适当运动,避免血栓形成并造成致命性肺栓塞!

(责任编辑:龙艳)

2009-04-15 08:25: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梅毒日常防护注意什么
梅毒日常防护一般需要注意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避免血液传播、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定期复查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1、避免不洁的性生活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在进行性生活时,正确使用安全套,不要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能够降低梅毒的发病概率。2、避免血液传播梅毒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在输血时需要注意。3、注意个人卫生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且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可以使用温水清洗局部,但是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加重病情。4、注意饮食梅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注意定期复查梅毒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明确病情,以便于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确诊为梅毒,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勤洗澡,自己的生活用品要及时进行消毒,经常开窗通气,室内空气环境清新,这样可以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播。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孕妇梅毒假阳性有什么特征
孕妇出现梅毒假阳性的特征主要包括硬下疳、扁平湿疣、梅毒疹、骨关节损害以及神经精神损害等。1.硬下疳:常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男性可表现为阴茎的无痛性溃疡,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呈典型的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圆形或多形性溃疡。2.扁平湿疣:通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处,为单个或多个散在或融合的丘疹,后期可逐渐增大成扁平菜花样赘生物,表面湿润,周边隆起并浸渍,还可伴有糜烂和触痛。3.梅毒疹:早期可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疱疹及铜红色浸润性结节等,随着病情加重,二期梅毒还可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受损的表现,包括手掌和足底出现铜红色浸润性斑疹等症状。4.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如膝、踝、腕、肩等关节,受累关节局部会有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5.神经精神损害:一期梅毒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感觉减退、肢体麻木及先后出现不同类型神经麻痹等。此外,还有可能引起孕妇出现眼损害、内脏器官损害等情况。平时注意加强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恢复。另外建议定时进行产检,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