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鼻腔

  鼻腔(nasal cavity)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同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

  鼻腔可以分为:

  (一)鼻前庭(nasal vestibule)

  位于鼻腔最前部,由皮肤复盖,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并长有鼻毛,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粘膜交界处称为鼻阈。

  (二)固有鼻腔

  通称鼻腔,有内、外、顶、底四壁。

  1、内壁:即鼻中隔(nasal septum),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of ethmoid bone)及犁骨(vomer)组成。

  软骨膜及骨膜外复有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血管丰富,由鼻腭、筛前、上唇及腭大动脉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利特尔区(Littlr’s area)。此处粘膜较薄,血管表浅,粘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缩,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

  2、外壁:鼻腔外壁表现极不规则,有突出于鼻腔的三个骨质鼻甲(conchae turbinate),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为总鼻道(common meatus)。上、中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嗅裂或嗅沟(olfactory sulcus)。

  (1)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挡,前鼻镜检查不易窥见。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 recess),蝶窦开口于此。

  (2)上鼻道(superior meatus):内有后组筛窦开口。

  (3)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系筛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筛窦气房生长,使鼻腔上部显著缩窄。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

  (4)中鼻道(middle meatus):外壁上有两个隆起,后上方为筛窦的大气房名筛泡(ethmoid bulla ),筛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uncinate process),筛泡钩突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semilunar hiatus),其外方有一弧形沟称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额窦多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为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

  (5)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为一独立骨片,附着于上颌骨内壁,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cm,为鼻甲中最大者,约与鼻底同长,故下鼻甲肿大时易致鼻塞或影响鼓管的通气引流。

  (6)下鼻道(imferior meatus):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较薄,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

  3、顶壁:呈狭小的拱形,前部为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中部是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cribriform plate),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数细孔,呈筛状,嗅神经经此穿过进入颅前窝。外伤或手术时易骨折致脑脊液鼻漏,成为感染入颅的途径。

  4、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两侧部于中线相接,形成上颌骨鼻嵴,与犁骨下缘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处,两机时各有一切牙管开口,腭大动、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

  (三)鼻腔粘膜

  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两部分。

  1、嗅区粘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其固有层内含分泌浆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气味物质微粒,产生嗅觉。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其中央轴突汇集多数嗅细胞嗅丝,穿过筛板达嗅球,周围轴突突出上皮表面,成为细长的嗅毛。

  2、呼吸区粘膜:除嗅区外,鼻腔各处均由呼吸区粘膜覆盖,该区粘膜属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内含有丰富的浆液腺、粘液腺和杯状细胞,能产生大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复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mucous blanket)。粘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舒缩性,能迅速改变其充血状态,为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对鼻腔的生理功能甚为重要,故手术时不宜过多去除。

2009-04-01 17:34:00浏览21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咽口水鼻腔根部疼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咽口水鼻腔根部疼痛,考虑是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炎等导致,可通过家庭护理、药物干预、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1、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会对咽喉部位的黏膜造成反复性刺激,可能会导致咽喉部位疼痛、异物感,疼痛感可能还会放射至鼻根部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药物进行改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不要吃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也有助于慢性咽炎的恢复。 2、慢性扁桃体炎 由于咽鼓管相通,如果扁桃体部位受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也有可能会导致鼻腔根部疼痛、吞咽困难、口臭等症状发生。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也可前往医院,通过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改善。 3、鼻炎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相通的,如果本身存在鼻炎,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会诱发疼痛、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向周围扩散,累及咽喉组织,引发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布地奈德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等。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鼻咽癌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腔上面长了个疙瘩怎么回事,怎么办
鼻腔上面长了个疙瘩多考虑是上火、毛囊炎、鼻前庭炎、鼻疖肿、鼻息肉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上火如果患者食用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长时间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出现上火的情况,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药物改善症状。2、毛囊炎毛囊炎是指毛囊发生的炎症反应,可能与细菌感染、皮肤外伤、皮肤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3、鼻前庭炎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可能与鼻腔分泌物刺激、鼻腔黏膜糜烂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氧化锌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4、鼻疖肿鼻疖肿是指鼻前庭部位的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注意个人卫生、局部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短波理疗的方式进行治疗。5、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内的良性增生,可能与病原微生物、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腔发酸被呛的感觉
鼻腔发酸被呛的感觉多考虑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刺激鼻腔黏膜,从而出现鼻腔发酸、鼻腔内有异物感等症状。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痒、阵发性打喷嚏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鼻腔盐水冲洗的方式进行缓解。3、急性鼻炎急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燥、发酸、鼻塞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4、鼻窦炎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急性鼻炎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也可能会伴随着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鼻腔冲洗的方式进行缓解。5、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内的良性增生,可能与鼻腔纤毛功能障碍、鼻腔黏膜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也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子进水后鼻腔后部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鼻子进水后鼻腔后部痛,多考虑是水刺激鼻腔后部造成的,也不排除是急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1、水刺激鼻腔后部 鼻子进水以后,容易造成呛咳的情况,此时如果呛到鼻腔后部,容易造成疼痛的现象。出现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经过自我调整以后会得到有效缓解。在此期间,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2、急性鼻炎 水刺激鼻腔后部以后容易造成急性鼻炎的情况,发病时容易伴随着鼻塞、鼻腔有异物感、鼻部发痒、鼻部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通窍鼻炎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进行辅助治疗。在此期间,还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 2、鼻窦炎 鼻子进水以后会刺激到鼻窦部位,出现轻微损伤的情况,从而诱发鼻腔后部疼痛的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着鼻塞、流脓鼻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地尼分散片等,严重时还可以通过内镜鼻窦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鼻子进水后鼻腔后部痛还可能与急性中耳炎有关,建议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