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哮喘能自愈?竟有人说不发作不需要治疗!这六种误区千万别犯

郭禹标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雾霾、柳絮、粉尘、花粉、变化无常的天气……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这些都成了哮喘患者的噩梦,平常不发作的时候风平浪静,但很有可能下一秒就掀起惊涛巨浪,让你痛到无法呼吸。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禹标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有3000万哮喘的患者,不同于正常人,他们的气道敏感度很高,一旦空气中有尘埃、花粉或吸烟、特殊气味等等过敏性物质时,就会刺激呼吸道,使气道粘膜发生水肿,产生大量的黏液,并且可让呼吸道发生痉挛,气道变窄后,呼吸变得困难,出于本能就会表现出大口的喘气、气急、气促、咳嗽等。

  千万不要小看哮喘,专家表示,不但会反复发作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者一次发作甚至可能会要了你的命,几秒钟的时候就可以导致呼吸窘迫,严重缺氧,常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的呼吸可能很快就停止,数分钟内死亡,当年著名的歌星邓丽君就是因为一次感冒后诱发哮喘发作,结果导致猝死。

  “其实,95%的哮喘都可以通过医生用药和自我监控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生活中,哮喘病人常常存在许多误区,例如哮喘可以不用治疗、哮喘发作时才用药、一旦好转马上停药等等用药不规范的行为,让哮喘患者随时处在危险中。”郭禹标教授说道。

  哮喘误区,你看看犯了几个错误?

  误区一:哮喘能自愈

  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儿童时期就有哮喘发作的患者,部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自愈。

  尤其是婴幼儿期出现的哮喘,60%-70%的患者在学龄期或者青春期后,随着免疫系统的逐渐发育完善,反复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不再发病。因此很多家长会抱有侥幸心理,对哮喘孩子治疗倾向于保守,期待孩子自己自愈。

  对此专家表示,首先并非所有孩子能够自愈,不再发病,还有部分儿童期的哮喘会慢慢进展到成人阶段,此外缓解率也并不是百分之百,若过度保守治疗或不用药治疗,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影响。

  误区二:哮喘无法根治,所以不用治

  无法否认的是,哮喘的确是一种极度难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遇到刺激因素就会反复发作,目前的医学手段治疗是无法达到完全根治。

  也因此,在临床上有很多症状较严重的患者会产生消极情绪,认为既然哮喘无法根治,就干脆别治了。专家表示,虽然哮喘无法根治,但是可以完全控制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合理规范化治疗,正确使用药物,平时自己注意预防护理,很多患者是可以达到长期不发病的效果。

  一旦可以长期控制,就避免了哮喘急性发作导致的猝死风险,此外也可以防止因为长期炎症存在造成肺部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损害肺功能。

  误区三:症状停止就可以停药

  据我国一份“哮喘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报告中显示,很多哮喘患者一旦急性发作就往医院跑,等到感觉症状稳定后,就立马放松警惕,自己就逐渐减少用药甚至擅自停止用药。“他们认为胸闷、喘气、气急、咳嗽没有了,这个病就是好了。”专家指出。

  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哮喘是慢性疾病,在发作期通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是气道的炎症是持续存在的,在稳定期内擅自停止服药,会造成炎症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持续受损,急性发作的频率增多。

  专家建议,稳定期的维持治疗依然不能断,不但可以减少哮喘患者的发作次数,还可以降低入院治疗的费用和总体治疗费用,并且能有效保护肺功能。

  误区四:吸入激素副作用大不要用

  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但是很多患者听说需要长期吸入激素治疗,担心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女性和儿童,怕会发胖或影响生长发育,就十分排斥用药。

  专家指出,吸入激素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有效且安全的哮喘治疗方法,吸入治疗一般为局部用药,剂量小且直接作用于靶向器官,起效更快,全身的副反应更少,对于儿童在内的哮喘患者都适宜。

  据现有的研究表明,目前吸入激素治疗所用的激素量大约仅为口服剂量的1/10或1/20,因此即便需长期吸入治疗也不会对身体带来很大副作用,反而若不规范用药,病情严重后入院不得不进行口服或注射激素,得不偿失。

  误区五:使用抗生素

  因为哮喘是存在于气道的一种炎症,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炎症就需要用抗生素来消炎治疗。

  专家表示,很多炎症疾病并不是能用抗生素解决的,多数人的哮喘炎症也与细菌感染无关,因此,绝大多数患者不必使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确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后,在需使用抗生素,否则都属于乱用或过度使用。

  误区六:哮喘不用检查肺功能

  你问患者哮喘严不严重,他们多会以用药次数或者症状表现,来判断自身哮喘病情。但这种很容易造成误差,更大的影响是造成患者轻视病情。

  专家提醒,肺功能检查对于哮喘的诊断和评估很有价值,哮喘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来鉴别自己哮喘严重程度。

2020-04-26 10:18:46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最明显的征兆几周能感觉到
宫外孕最明显征兆一般在怀孕4至8周能感觉到。初期症状不特异,之后一侧下腹部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但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征兆出现时间。宫外孕即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宫外孕的征兆可能在怀孕4周左右开始出现。此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与正常妊娠相似的轻微症状,如乳房胀痛、轻微腹部不适或隐痛等。然而,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难以单凭此判断是否为宫外孕。随着胚胎的继续发育,到怀孕6至8周时,宫外孕的征兆可能变得更加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逐渐加重,当胚胎增大导致着床部位扩张或破裂时,疼痛会更为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60%至80%的宫外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这主要是由于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剥脱所致。流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但除了上述因素外,其他影响宫外孕征兆出现时间区间的因素还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例如,如果患者存在输卵管炎症、粘连或阻塞等病史,可能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宫外孕的征兆出现时间提前。此外,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宫外孕的病情发展和症状表现。针对宫外孕,建议女性在怀孕后及时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疑似宫外孕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HCG测定、B超检查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外孕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吗
能成功怀孕固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怀孕过程充满挑战。有些女性还要担心宫外孕(异位妊娠),也就是胚胎没有在子宫内着床,而是在输卵管、卵巢或腹腔等部位发育。宫外孕相当危险,除了会导致下腹剧烈疼痛,腹内还有可能大量出血。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宫外孕,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帮助各位女性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什么是宫外孕?】宫外孕指的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植入。正常情况下,胚胎应在子宫内着床发育,若胚胎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就被称为宫外孕,医学上也称为「异位妊娠」。输卵管是将受精卵输送到子宫的重要通道,因此,一旦输卵管不健康,运送胚胎的功能受损,胚胎就容易在输卵管着床,引发宫外孕。研究表明,目前约95%的宫外孕发生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发生在卵巢、腹腔等其他地方的宫外孕较为少见。宫外孕最终会导致输卵管破裂,不仅会造成下腹剧痛,输卵管破裂后的血液还可能刺激横膈膜附近的神经,引发肩膀牵涉痛,不可轻视。【宫外孕的症状】宫外孕初期通常没有明显感觉。多数患者在月经过期后不久,会感到下腹抽痛或闷痛,之后阴道会持续出血。着床在输卵管的胚胎逐渐长大后,输卵管会被撑开,患者的疼痛感会加剧,腹腔也会出现出血症状。此时,患者常感到下坠感,肛门附近有坠胀疼痛。若出血量较多,腹部会有压痛和反跳痛。而且,如果胚胎持续生长,会压迫输卵管并导致其破裂。在破裂的瞬间,患者会感到强烈的撕裂痛,容易出现昏厥和虚脱。若腹内大量出血,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急性呼吸窘迫等症状,甚至可能休克死亡。【容易宫外孕的人群】有些患者会无缘无故发生宫外孕,但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情况:a、怀孕时年龄在35-44岁。b、以前曾做过盆腔或腹部手术。c、患有盆腔炎。d、曾有人工流产经历。e、在输卵管结扎或放置宫内节育器(节育环)后仍怀孕。f、有抽烟习惯。g、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h、正在接受生育治疗或正在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如何诊断宫外孕?】通常可通过三种方法诊断宫外孕:1、超声:可通过阴道或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若在子宫腔内看到胚胎着床,宫外孕的几率相对较低;反之则可能是宫外孕。2、腹腔镜:这是最容易判断宫外孕的方法,不但能直接看到宫外孕胚胎,还能同时进行手术治疗。3、抽血检查:检查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怀孕时,hCG浓度上升速度比宫外孕更快。【如何治疗宫外孕】基本上,一旦发现宫外孕,胎儿都无法保住,因为胎儿无法在输卵管中继续成长。针对宫外孕,主要有手术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a、腹腔镜手术:如今,许多医生会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其恢复时间较短,伤口较小。医生会根据输卵管的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若输卵管尚未破裂,可进行切开手术,取出宫外孕的发育组织;若输卵管已经破裂,则必须切除该侧输卵管。b、甲氨蝶呤:对于早期宫外孕,如怀孕周数小于6周、宫外孕肿块小于3厘米,且患者情况稳定,肝肾功能正常,可通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等药物破坏宫外孕组织。随后,宫外孕组织会萎缩,被患者体内自行吸收消失。不少女性担心患过宫外孕后可能无法生育。虽然资料显示,经历过宫外孕后,成功怀孕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但如果输卵管得以保留,没有被切除,仍有一定的成功怀孕几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输卵管切除一边还会怀孕吗
宫外孕切除一侧输卵管后仍有怀孕的可能。虽然失去一侧输卵管使得受孕路径减少了一条,但女性的生殖系统具备一定的代偿能力。只要剩余的另一侧输卵管功能正常,且身体其他生育相关条件良好,通过科学备孕,依旧有机会成功受孕并孕育健康宝宝。女性通常有左右两侧输卵管,其在受孕过程中扮演着运输卵子、精子以及受精卵的关键角色。当一侧输卵管因宫外孕被切除后,另一侧输卵管便会承担起全部的生殖运输任务。正常情况下,卵巢每个月会交替排卵,即使切除了一侧输卵管,同侧卵巢排出的卵子,仍有机会通过输卵管伞端的拾卵功能进入另一侧输卵管,与精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并且,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也至关重要,其能够推动受精卵向子宫方向移动,使其顺利着床。只要剩余输卵管的拾卵、蠕动等功能正常,就会为怀孕提供基础条件。此外,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制,在一侧输卵管缺失后,身体会进行一系列调整。例如,激素水平会发生微妙变化,促使剩余输卵管更加积极地发挥功能。同时,卵巢的排卵规律也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变,以增加受孕机会。不过,相较于双侧输卵管都健全的情况,切除一侧输卵管后受孕几率确实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输卵管数量减少,卵子与精子结合的空间范围变小,相遇的概率降低。宫外孕切除一侧输卵管后计划怀孕的女性,备孕前应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重点评估剩余输卵管的通畅性及功能,可通过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手段来确定。若备孕一年仍未成功,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受孕的因素,必要时可考虑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做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宫外孕通常是指异位妊娠。做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饮食要注意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脂肪摄入、合理摄入膳食纤维等。若术后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妇科超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等检查,以监测恢复情况。1、补充营养: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术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菠菜、西兰花含有多种矿物质,有利于身体康复。2、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些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还可能导致盆腔充血,影响术后恢复。同时,也要避免饮酒,酒精会扩张血管,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不利于伤口愈合。3、控制脂肪摄入: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加重胃肠负担,术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4、合理摄入膳食纤维: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芹菜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而用力排便可能会增加腹压,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影响身体恢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性生活,遵医嘱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