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热闹过大年 谨防呼吸病

  又逢岁末,年货市场里可爱小牛的饰品正在受宠,火红的灯笼和中国结点燃了冬日狂欢的序曲。不知不觉间,我们要迎接牛年的春节了。春节,不仅仅是光阴流转的标记,更是炎黄子孙内心深处亲切的眷恋。年年过春节,年年有新的喜悦,而对健康的期盼,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特选编这篇稿件从呼吸方面讲述过节时的健康细节,祝愿读者朋友们健康平安!

热闹过大年 谨防呼吸病


  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受凉。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7.免疫预防。8.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一:春运

  家,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归依;春节,是凝聚的脉脉亲情对每一个游子的呼唤。再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像春节这样,让人们无比眷恋着温暖的家。于是,我们看到,飞机,火车,长途客车,到处都人满未患,一票难求。挤上车,也是拥挤的人流,狭窄的空间,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通过飞沫、空气凝胶经呼吸道传播而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等都极有可能发生。

  热闹过大年 谨防呼吸病 相关阅读>>>春运拥挤 小心呼吸道传染病!

  对策:

  第一、一定要多喝水!千万不要因为在车上上厕所比较麻烦,就忍着渴不喝水。要知道,旅途的环境本来就干燥且通风不好,只有满足身体需要的水分,才会提高免疫力,有效抵抗疾病。

  第二、随身准备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如感冒药、含片之类,如果感到不适,可及时服药,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三、如果回家的路途较长,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气候差别可能比较大,故出门之前,最好关注一下目的地的气温、天气等情况,以选择合适的衣物及时添减。晚上在车上睡觉时,做好保暖,避免着凉。

  关键词二:聚会

  回家了,一年不见的亲朋好友相见是分外亲切,于是,团团坐吃个饭,大人聊聊天,小孩打打闹闹。还是意犹未尽,大家凑一桌,在暖暖和和的屋里打打牌。不知不觉,时间飞快流逝,抬起疲惫的双眼,已是又一天的太阳,只见天光大亮,满地果壳烟蒂,满屋烟雾缭绕恍如“仙境”。在这样的屋子里呆上一天一宿,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小孩最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慢性肺病复发;而通宵玩乐也会使自诩身体强壮的人免疫力下降,被感冒、咽炎、哮喘等病所击中。

  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呼吸疾病钻了什么空子?一是通风不良,满屋烟草、污浊之气,空气湿度不足;二是打破平时作息规律,熬夜玩乐。

  所以,我们提倡,在尽兴聚会之时,应注意保持居室通风状况良好,室内空气清新,有老人小孩在场时最好不要吸烟;室内温度不要过高,最好控制在20~24℃左右;室内相对湿度达40%~60%为宜,可在暖气旁放置水盆,或使用加湿器等;尽量保持原有的作息规律,如果偶尔熬夜可适当吃些夜宵,增加营养,并在第二天中午小睡片刻,以补充体力,保证休息时间。

  热闹过大年 谨防呼吸病 推荐阅读>>>冬季必防的六大呼吸疾病!

  关键词三:庙会

  难得的假期,自然不能总窝在家里。于是,携老扶幼,呼朋唤友,大家一起赶庙会,逛商场去!哪里人多,证明哪里热闹,哪里好玩,所以大家在人群里挤个不亦乐乎。这边年画、剪纸、糖人等民俗特色让人眼花缭乱,那边年糕、糖葫芦小吃美食应接不暇。于是乎,早忘了严寒天气,帽子围巾掉了,口罩手套摘了……玩是玩痛快了,可回家以后,难免头痛咳嗽流鼻涕。怎么回事?别忘了,过年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是刺激呼吸道生病的罪魁祸首;而且庙会等地人多拥挤,这又给了疾病传播的捷径,所以伤风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咽炎等都会有机可乘。另外,长时间逛庙会,对于年老体弱或素有痼疾的人来说,也算是体力活,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原有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复发或加重。

  对策:

  让大家在过年时闭门不出显然是不现实的。其实,只要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就能既玩的开心,又健康平安。

  首先,选择晴天最佳时间,如10至15时进行户外活动,外出时根据户外温度做好防寒保暖准备,适度增添衣物,到人多、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

  其次,有慢性肺病的病人要坚持服药,控制病情,并注意保持体力,避免过度劳累;体弱之人如老年人、婴幼儿等还是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免感染疾病。

  再次,饮食上除了多饮水外,建议适当多吃些百合、梨等养肺滋阴的食物,以及易吸收的米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等;小吃虽好,但一般含盐分、糖分都较多,吃多了对咽喉部都是刺激,所以建议大家浅尝辄止。

(责任编辑:龙艳)

2009-01-23 07:22:00浏览1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黑痣越长越大是什么原因,挂什么科
黑痣越长越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局部刺激、内分泌变化、恶变倾向等;通常可以到皮肤科、整形外科、肿瘤科等科室就诊。一、原因:1、局部刺激:当黑痣受到日常的搔抓、摩擦、外伤等反复的摩擦刺激后,黑痣内的细胞会因这种机械性刺激而发生增殖反应,进而导致黑痣逐渐增大。2、内分泌变化:在青春期,身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雄激素、雌激素等分泌量增加,这些激素可能会对黑痣内的细胞产生影响,刺激细胞生长,使得黑痣逐渐变大。同样,女性在孕期时,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内分泌环境发生改变,也可能导致黑痣出现增大的现象。3、恶变倾向:黑痣的恶变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情况,当黑痣出现恶变时,其细胞会呈现异常的增殖状态,从而导致黑痣快速变大。同时,恶变的黑痣还可能伴有颜色加深且不均匀、边界变得不规则、出现瘙痒、疼痛、破溃、出血等症状。二、科室:1、皮肤科:皮肤科是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的专业科室,黑痣属于皮肤的病变。皮肤科医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黑痣的形态、大小、颜色、边界等特征,初步判断黑痣的性质。还可能会进行皮肤镜检查等辅助手段,进一步评估黑痣的情况。2、整形外科:如果黑痣较大,或者长在面部等影响美观的部位,患者在关注黑痣病变风险的同时,也有改善外观的需求,那么可以选择整形外科。整形外科医生在切除黑痣时,会更加注重手术切口的设计和缝合技巧,尽量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以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3、肿瘤科:当黑痣出现快速增大、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边界模糊、表面破溃出血、瘙痒疼痛等异常表现,高度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要前往肿瘤科。肿瘤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检查等,以判断黑痣是否已经发生转移,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建议患者日常避免自行对黑痣进行抠挖、腐蚀等处理,以免刺激黑痣,增加恶变风险。对于一些位于易摩擦部位的黑痣,如手掌、足底、腰部、颈部等,即使目前没有明显变化,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提前处理,以降低潜在风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黑热病可怕吗
黑热病并不可怕。其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虽会带来困扰,但只要及时发现、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从疾病特性来看,黑热病的传播途径相对明确,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在流行区域,做好防蛉灭蛉工作,就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而且,黑热病起病隐匿,病程虽长,但症状相对典型,如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大、贫血、消瘦等,这些症状便于医生早期识别诊断。一旦确诊,现有的治疗药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五价锑化合物是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遵医嘱使用,治愈率较高。对于少数对五价锑化合物耐药的患者,还有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二线药物可供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全程监测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同时,配合营养支持、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措施,可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升康复速度,大大降低黑热病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的风险。若身处黑热病流行区,出现长期发热、脾脏肿大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确诊后,严格按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治疗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白蛉叮咬,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月经量少颜色黑褐色吃什么药调理
更年期月经量少颜色黑褐色可考虑用乌鸡白凤丸、坤泰胶囊、逍遥丸、谷维素片等药物调理。若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可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以明确病因。1、乌鸡白凤丸:该药物是调理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易出现气血两虚,导致月经量少且颜色黑褐色。乌鸡白凤丸能有效改善身体虚弱状况,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月经恢复正常状态,使月经量和颜色趋于正常。2、坤泰胶囊:该药物常用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作用。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大。坤泰胶囊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从而对月经量少、色黑褐色等问题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缓解因激素失衡导致的月经异常。3、逍遥丸: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大,易肝郁气滞,进而引发月经不调。逍遥丸可疏肝理气,使气血通畅,有效缓解因情绪因素导致的月经量少、颜色改变等问题,让月经恢复正常规律。4、谷维素片: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影响月经,谷维素可调节内分泌,缓解月经异常症状。同时,该药物对改善睡眠、缓解焦虑也有帮助,间接助力月经调理,使月经状况在整体身体状态改善下得到好转。更年期女性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饮食上,可多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豆类、蜂蜜等,同时增加营养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以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改善月经状况。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怎么办
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清创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脚趾头烂变黑是糖尿病足的一种严重表现。1、清创处理: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后,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通过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源,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清创过程中,应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细菌进一步蔓延。2、药物治疗:需积极遵医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或注射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以控制感染扩散。此外,还可使用阿司匹林、肝素、西洛他唑等药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清创术、植皮术、截肢术等,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截肢术是糖尿病足的一种极端治疗措施,旨在去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保护患者生命。4、生活方式调整:此类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鞋袜,避免足部受压和摩擦。同时应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如奶油、奶茶、炸鸡等的摄入。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