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哮喘

呼吸道出现症状也要留意新冠肺炎?别慌,勿把小咳嗽当成大肺炎

举报/反馈
2020-02-06 22:51:4939健康网

  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新版诊疗指南中对于疑似病例判断的标准,把第一条的“发热”改成了“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这一修改是为了不放过临床表现轻、但具有流行病学的病人。但同时,李兴旺教授补充说“如果没有接触过感染者,偶尔咳嗽两声也不需恐慌。在传染病诊断上,除了关注临床症状,我们要更关注流行病学表现。”

  学会甄别普通呼吸道症状与新冠肺炎的区别

  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当下,若原本只是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就急忙跑去医院,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据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介绍,新冠肺炎和2003年的SARS,2013年的中东MERS,都是致病比较强的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去,和季节性感冒、流感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比较重的时候才出现咳嗽,甚至有些人刚开始发热都不明显,就是没劲。

  对比新冠肺炎的症状,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其存在较大差异。

  哮喘,三大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接触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其中,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哮喘极为常见的诱因,春季寒流未退,家长应注意儿童保暖及环境卫生。

  咳嗽变异性哮喘一种非典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唯一表现或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症状为咳嗽时间>8周;夜间或清晨咳嗽为重;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仅少量自色稀薄痰,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在我国,有三分之一的慢性咳嗽患者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幼儿中更为多见。

  其实,哮喘患儿除了需要远离过敏原、病毒、运动等诱发哮喘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隐形的威胁潜藏在孩子体内,那就是过敏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应变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特征是鼻部炎症及鼻腔阻塞,可导致肺功能改变和哮喘的发作,还会影响睡眠和学童记忆力等。典型症状为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可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

  值得提醒的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同一气道的两种疾病,常常合并存在。上下气道炎性反应具有相似性并相互影响,被形容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更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因此治疗要做到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让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居家隔离应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不给疫情“添乱”

  在治疗上,近期天气变化频繁,应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需提高警惕,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在不前往医院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回避过敏原、服用药物两点来控制病情。

  对于哮喘,治疗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调节剂、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等。

    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症状,常用的有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一般会比成人高,在用药方面应更加谨慎,兼顾药品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对儿童生长的影响,应尽量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的剂型。比如孟鲁司特钠,成人是吞服的片剂,儿童剂型则做成四毫克或五毫克的颗粒剂及咀嚼片。“用量基本靠猜,用法基本靠掰”不利于儿童哮喘的控制。

  对于过敏性鼻炎,我国诊疗指南介绍了4种规范治疗的方法: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外科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中药、鼻腔冲洗。

  过敏性鼻炎属于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疾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呼吸科医生是抗击疫情一线的主力,在呼吸道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患者应尽量减少前往医院,减轻呼吸科门诊的负担。不给疫情“添乱”,就是对前线呼吸科医生最大的致敬。

李太生主任医师感染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