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鼻炎药最好别老吃一种

  俗话说:“秋冬到,鼻炎闹”,近日江城气温持续走低,昼夜温差悬殊,不少市民染上鼻炎,立冬后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鼻炎患者增加了三成。

  医生均称:患上鼻炎后,不能盲目选择鼻炎药,尤其是儿童,乱服鼻炎药不但不能治好鼻炎,反而对健康不利。而且鼻炎药最好别老吃一种。

鼻炎药最好别老吃一种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鼻炎”的根源

  近两日,记者选择药房销量较好,由武汉中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联鼻炎片”(24×0.5g/盒)作为调查对象。

  走访的12家药店中,“中联鼻炎片”售价最低的是智仁大药房(巡司河店),13.6元;售价最高的是普安大药房(紫阳路店),22.2元,两者差价高达8.6元。

  其他药店也有一定差价,茗参大药房19元,九州通16.5元,同济堂15.9元,天隆15.5元,隆泰、天成、马应龙均为15元,金药堂14.9元,汉深和心连心大药房都是14.7元。

  【市场】鼻炎片种类繁多

  专家指出,药物成分不同,适应症也各不相同。“中联鼻炎片”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蕴肺证,症见鼻塞、流涕、发热头痛;而“千柏鼻炎片”适合鼻腔干燥、感觉腥热的阴虚鼻炎患者,鼻痒气热,鼻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者也不妨使用;“辛夷鼻炎片”则以通窍功能为主,特别适合于鼻塞不通的患者。

  可见,一种鼻炎片并非适合所有鼻炎患者,患者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然后根据自己的症状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鼻炎片。

  【误区】总吃一种会无效

  许多患者服药期间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服某种鼻炎片时,效果会较理想,但一两个月后,就发现对病症无效,病情甚至有反弹迹象。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解释,刚用药时有效,说明这个药适合患者当时的体质;随着药物在患者体内发挥了疗效,增强了防疫功能,这时,患者的身体内环境也随之改变,中医认为,身体变化了,就需重新对症下药。因此,鼻炎片再好,也不能连续吃上一两个月,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

  鼻炎药最好别老吃一种温馨提示:形形色色的治疗鼻炎药物,你该如何正确选择?每种药的功效如何?价格如何?[详情请点击>>>>39药品库“鼻炎”用药大全,给你最科学的指导!]

  【提醒】儿童用药须谨慎

  鼻炎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很多此类药物大多含有抗组织胺、激素及血管收缩等作用,能改善通气,但也会使服药者反应迟钝,结果造成更为严重的合并症,如鼻窦息肉等。

  医生建议,为儿童及青少年选择鼻炎治疗方法应当首选速度快、效果好、没毒副作用的方法,尽量避免长期服药。患儿得了鼻炎,应找专业医生规范治疗,切勿盲目服药。

  鼻炎药最好别老吃一种小编提醒:鼻炎的诊断和治疗绝对不能盲目,尤其是小孩!不同类型的鼻炎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治疗呢?[详情请点击>>>>39疾病库“鼻炎”大全]

(实习编辑:付付)

2008-12-10 07:53: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手上长了湿疹怎么治
手上长湿疹是手部皮肤因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等,其治疗通常涉及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生活调整等。1、外用药物:手部湿疹发病时,皮肤屏障受损,外界刺激物更易侵入,引发免疫反应。遵医嘱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具有强大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减轻局部红肿、瘙痒,直接涂抹于患处。对于有渗出的急性湿疹,硼酸软膏可收敛创面,减少渗出。2、口服药物:当湿疹较为严重,炎症介质大量释放,累及全身免疫系统。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组胺是导致瘙痒的关键介质之一,服用后能有效止痒,缓解患者不适。若合并感染,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抗感染,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遵医嘱依据病情合理用药,从内控制病情发展。3、生活调整:若频繁接触洗洁精、肥皂等刺激性化学物质,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应佩戴手套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精神压力过大可影响免疫系统,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手部皮肤干燥会加重不适,涂抹护手霜保持湿润,尤其在洗手后及时涂抹,为皮肤修复营造良好环境。对于手上长湿疹的患者,建议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定期复诊,观察湿疹恢复情况。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出现发热、水疱增多等新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手部湿疹康复。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慢性湿疹有哪些典型症状
慢性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典型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干燥、红斑、鳞屑与结痂、裂隙与水疱。1、皮肤干燥:这是慢性湿疹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皮肤缺乏足够的水分和油脂,导致表面变得粗糙且有细小的裂纹,严重时可能出现龟裂,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触感及活动功能。2、红斑:表现为局部或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位的红色区域,颜色可以从浅粉到深红不等。这些红斑通常边界不清,伴随炎症反应出现,可能伴有轻微至中度的肿胀。3、瘙痒:剧烈的瘙痒是慢性湿疹的重要特征之一,常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这种瘙痒感可在夜间加剧,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并可能导致因搔抓而引发继发性感染。4、鳞屑与结痂: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处皮肤可能会形成一层层的鳞屑,这些鳞屑容易脱落,露出下方脆弱的新皮。在搔抓后,受损的皮肤会分泌液体并迅速干燥形成硬质的结痂。5、裂隙与水疱:特别是在关节弯曲侧如肘窝、膝盖后方等位置,可见到由于持续的摩擦和伸缩造成的皮肤裂隙。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充满清澈液体的小水疱,破裂后可引起疼痛并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减少皮肤刺激,避免过度搔抓、热水烫洗等。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可适当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保湿护肤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减少病情发作的诱因。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不良反应。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慢性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遵医嘱进行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都是比较好的。1、外用药物治疗:可遵医嘱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卤米松乳膏,此药有强大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炎症细胞活性,减轻皮肤红肿、瘙痒。另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敏感部位,可调节免疫,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可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屏障。2、口服药物治疗:若病情迁延,也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来阻断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如果病情较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能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从根源上控制炎症发展,但因其副作用较大,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依据病情调整剂量。3、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物理治疗手段,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可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反应,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促进皮肤细胞修复与再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良生活习惯易诱发或加重慢性湿疹。因此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减少过敏反应。日常要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防止皮肤干燥,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37-40℃为宜,洗完及时涂抹保湿霜。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观察皮肤恢复情况。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出现新的皮疹、水疱等,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疾病康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