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听咳嗽 辨病因 用对药

  随着冬天的到来,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到医院去看咳嗽的人大增。咳嗽因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原因而不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听咳嗽判断原因的方法。

听咳嗽 辩病因 用对药

点击图片:了解“哪些病会出现咳嗽?”

  1.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为风寒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通宣理肺丸、橘红丸等。食疗方面,可以服用紫苏粥、葱白粥等,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2.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为风热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食疗可以吃些鲜藕汁、梨汁。

  3.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多为风燥咳嗽。中成药可服用枇杷膏等。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4.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一般为痰湿蕴肺。中成药方面选用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食补可以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5.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面赤,舌质红,多为痰热咳嗽。中成药可用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等。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6.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口干,舌质红,多为阴虚咳嗽。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饮食则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7.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多为气虚。可服用四君子合剂。多吃些黄芪粥、猪肺薏仁粥等。

  如果咳嗽较重,应该尽早到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听咳嗽 辨病因 用对药推荐阅读:治疗小儿咳嗽四个误区,点击进入>>>>

(责任编辑:龙艳)

2008-11-28 15:58:00浏览10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气逆病变常见吗
气逆病变在情绪不健康状态下较为常见,但在情绪健康人群中,其并非常见的病变类型。 在特定情况下,气逆病变较为常见。比如,情绪波动较大、易怒的人群,容易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各种压力,情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这类人群中,气逆病变有一定的发生率,较为常见。 但在大多数情绪健康个体中,人体的气机运行相对平稳,不会发生气逆的情况。气逆病变不是最常见的中医病理状态。与其他常见的病理状态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相比,气逆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稳定、饮食规律的人群,气逆病变发生的概率较低。 如果患者情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则容易引起肝气郁滞,从而出现气逆的情况发生。因此,建议此类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若患者未做好腹部和胸部的防寒保暖措施,可能会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导致体内阳气受损,进而诱发气逆的症状。所以这类人群在冬季外出时应注意佩戴口罩和帽子,并适当增添衣物以防止受凉。气逆者多会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此时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如快速跑跳、打篮球等活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8小时充足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若通过上述方式仍无法有效改善,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