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老慢支” 别让感冒露头

  “老慢支”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对多年的老慢支患者来说,可谓“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在病情反复、住院治疗、自我康复保健这样无休止的交战之中,其间的滋味大概是旁人不能体会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往往是从秋季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季。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体质虚弱,稍感风寒即可发病;二是居室内外污浊空气的刺激;三是由感冒引起复发。老慢支急性发作时以复发性咳嗽最为突出。呈现频繁咳嗽,咳痰增多,尤其以清晨和夜间咳嗽最为剧烈,阵阵咳嗽带出大量黏液痰,甚至痰中带血,部分病人伴有发热和喘息。病程较长的病人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呼吸困难。入秋后温差大,患者应特别注意保健,否则病情加重,容易导致肺心病的发生。防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耐寒锻炼,试试冷水洗脸

  疾病的长期折磨会使老慢支患者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患者首先要加强耐寒锻炼。坚持早晚用冷水洗脸或擦四肢。洗脸以后可用手摩擦头和面部,每次5~6分钟,可增强上呼吸道的抗寒能力和个人体质。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

  开窗换气,室内保持空气湿润

  据测定,深秋时节不常开窗换气的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总数可多达9000~15000个,而经常通风换气的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只有1500~4000个。因此,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是预防老慢支复发的重要措施。室内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必须适当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措施有洒水、室内晾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等),使空气湿度达到60%左右。

  防寒保暖,别让感冒露头

  感冒是百病之源,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老慢支复发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气管炎病人必须注意起居有律,做到早睡早起,不要过度疲劳。做好防寒保暖,遇到气候骤变时,及时添衣,严防受凉。寒潮到来时最好不外出,以减少不利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可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注射,减少感冒发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预防过敏,少吃鱼虾发物

  避免有害粉尘和气体的刺激。空气中有些粉尘和气体能引起支气管炎发作,如棉花纤维、发霉的谷物粉尘、含有螨虫排泄物的房尘。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宜戴口罩,扫地宜用潮湿拖把等。过敏体质的人更应注意远离过敏原,饮食上少吃鱼类,尤其是带鱼、黄鱼,还有虾、蟹等,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

  病情严重,可在家中吸氧

  老慢支急性发作出现痰多、气喘等急症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口服青霉素、头孢等,但用药时间不能超过7~10天。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在家中吸氧,防止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但是病情轻的病人就不需要了,形成依赖反而不好。

(实习编辑:付付)

2008-10-30 07:55:0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脱垂压迫直肠的症状是什么
子宫脱垂压迫直肠主要表现为坠胀感、排便困难、便秘及大便失禁等症状。该症状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当脱垂的子宫压迫直肠时会引发一系列不适,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1、坠胀感: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自觉下腹部或会阴部有沉重、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症状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这是因为脱垂的子宫及周围组织牵拉盆底韧带,压迫直肠,致使盆腔内器官位置改变,从而产生坠胀不适。2、排便困难:脱垂的子宫压迫直肠,会导致肠腔形态改变,影响粪便正常通过,出现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等情况。患者常需增加腹压辅助排便,甚至需用手在阴道内上推脱垂的子宫或在肛门周围按压协助排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便秘:由于直肠受压,肠道蠕动功能受到影响,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进而引发便秘。便秘症状可能长期存在,且常规改善便秘的方法效果不佳。4、大便失禁:病情严重时,脱垂的子宫对直肠的压迫和损伤,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大便失禁现象,多表现为对稀便或气体的控制能力减弱,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增加腹压的行为,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坚持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脱垂情况。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可选择进行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子宫托治疗、曼氏手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针对性治疗措施。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脱垂直肠膨出怎么处理
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是两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可遵医嘱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来改善;直肠膨出则可遵医嘱选择保守治疗、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等来进行改善。一、子宫脱垂: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包括盆底肌锻炼,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子宫脱垂症状,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周围肌肉,每次收缩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子宫托也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尺寸,需由专业医生选择和放置。此外,还可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等进行调理,以提升中气,改善子宫脱垂症状。手术治疗:对于重度子宫脱垂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如曼氏手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及宫颈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宫颈较长的子宫脱垂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利用生物材料或自身组织修复盆底缺陷,恢复盆底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二、直肠膨出: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直肠膨出,调整生活方式很重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腹压增加加重直肠膨出。同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如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将盆底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指导患者正确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以增强盆底肌肉对直肠的支撑作用。也可配合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重度直肠膨出伴有明显症状,如排便困难、大便失禁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其是一种治疗直肠膨出的微创手术。它通过在腹部开几个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对直肠与阴道之间的薄弱筋膜组织进行修补、加固,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改善因直肠膨出导致的排便困难等症状。对于子宫脱垂直肠膨出的患者,建议平时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劳动,如提重物、长期弯腰劳作等。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压。定期进行盆底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乙状结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乙状结肠癌的症状主要包括排便习惯改变、便血与黏液便、腹痛与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1、排便习惯改变:乙状结肠癌的肿瘤细胞在乙状结肠内增殖,刺激肠壁感受器,使肠道蠕动节律紊乱,患者可出现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也可能出现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次数减少。2、便血与黏液便: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但血管结构脆弱,易破裂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出现便血,颜色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同时,肿瘤破坏肠黏膜正常分泌功能,导致肠黏膜分泌过多黏液,与粪便混合形成黏液便。随着病情进展,出血量增加,还可能出现脓血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感染,与血液、黏液一同排出体外。3、腹痛与腹部不适:肿瘤细胞浸润肠壁肌层,刺激神经末梢,引起隐痛或钝痛;当肿瘤导致肠腔狭窄,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可引发肠梗阻,出现阵发性绞痛,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4、腹部肿块:随着肿瘤生长,部分患者可在左下腹部触及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肿块初期活动度尚可,随着病情进展,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活动度变差。建议若出现乙状结肠癌症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胃肠外科或肿瘤科就诊。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同时,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立即就医处理。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小肠癌能治好吗,术后会复发吗
早期小肠癌通过规范治疗有较高治愈率,而中晚期治愈难度大,即便成功手术,仍存在一定复发概率。若出现腹痛、便血、体重下降、肠梗阻等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就医。早期小肠癌具备较高治愈可能。此时肿瘤局限于肠壁内,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如小肠部分切除术,可完整清除病灶。术后根据病理分期,部分患者进行辅助化疗,如遵医嘱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能进一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患者经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得到一定程度上升,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然而,中晚期小肠癌的治疗效果欠佳且术后易复发。肿瘤一旦侵犯肠壁全层、周围淋巴结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癌细胞。即便进行扩大切除手术,仍可能残留微小转移灶,成为复发根源。此外,小肠癌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有限,部分患者即便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仍无法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通常较低,且由于癌细胞易在腹腔内种植转移或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肝脏、肺等器官,术后复发风险显著增加,复发后治疗难度更大,预后较差。小肠癌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CT、肠镜等,以便及时发现复发迹象。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放化疗不良反应。饮食上,遵循低脂、易消化原则,逐步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如菠菜、香蕉等,以辅助预防肠梗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