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感冒总不好查查鼻炎

  这几天,笔者在某医院,发现就诊的患者都排到了门口。一位张先生告诉笔者,他最近感冒后,自己在家吃药,两三天后症状就消失了,可是一个星期后又出现了鼻塞、流鼻涕、鼻内痒、发热等症状,他以为是感冒没有完全好,就接着吃药,两个星期反反复复后鼻子就开始一天到晚地流脓鼻涕了,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白天也是堵得慌,记忆力明显下降。来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过敏性鼻炎

  据专家介绍,由于近来气候逐渐降温,大部分患者是感冒后自行服药,两三天症状消失,但过几天后又反复出现。这时候病人还不以为然,在家乱吃药拖延病情,等过了两个多月症状严重后再来就医时,已经发展成过敏性鼻炎或者慢性鼻炎了,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过敏性鼻炎症状极似感冒

  专家说,反复感冒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而有些患者本身就是过敏性鼻炎,二者因为在症状上较为相似,常常被患者混为一谈,区别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其实很简单。

  感冒通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重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甚至恶心、腹泻。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水、鼻痒、鼻塞,有的可伴发眼睛痒等眼部过敏的现象。到医院进行鼻分泌物检查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是否过敏性鼻炎。

  为何会患过敏性鼻炎

  专家介绍,过敏性鼻炎是人体对某种物质的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其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社会的日益发展与生活的繁荣,车辆尾气与工业烟、污水的排放、各种化妆品的上市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慢性鼻炎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过敏性鼻炎又好发于春季和秋季,因为在春季和秋季,气温下降,天气变化无常,加上天气又特别干燥,鼻子受冷空气的刺激,出现鼻痒、鼻塞、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水样性清涕,嗅觉减退的症状,这些症状在早晨和晚上表现尤为突出。

  及早控制莫延误

  据专家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将过敏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两种程度。轻度过敏性鼻炎对患者生活并无大的影响,而中重度则已经干扰患者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影响睡眠、娱乐,患者十分苦恼。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都有症状。儿童由于无法表达,经常表现为推鼻子、做鬼脸、青眼窝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更加严重,每年固定季节发作,让患者苦不堪言。如果不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

  小贴士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家里要定期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室内尘螨,少用填充或毛绒玩具、地毯和挂毯;

  不养宠物,已有的宠物一定要安置在屋外或卧室外,经常给宠物洗澡;

  不在室内吸烟,避免带孩子到吸烟的公共场所,花粉多的季节减少去户外活动;

  生活要有规律,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实习编辑:付付)

2008-10-27 07:43:00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兵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母亲有心脏病生孩子可能遗传吗
母亲有心脏病生孩子是否会遗传,通常需要根据心脏病分类而定,母亲有心脏病若为先天性心脏病,便有可能会遗传给孩子,若为后天性心脏病,通常不会遗传给孩子。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查体、心电图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种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引起出生时即存在的一类心血管畸形。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多基因遗传缺陷、先天性代谢缺陷等遗传原因导致。常见的症状有心悸、胸闷、气喘、疲乏、身体肿胀等。对于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以介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相应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常用的手术有传统心脏外科手术、姑息手术治疗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等。 2、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一般没有遗传性,比如肺心病、心肌炎等后天性心脏病,遗传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一般不会遗传给孩子,不用过于紧张,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调脂药物治疗,如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还可以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此外,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胆汁酸高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胆汁酸高临床上一般没有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的说法,胆汁酸高一般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小,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肝炎、胆管炎、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从而出现胆汁酸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过多上述食物。 2、肝炎 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比较低,肝脏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发肝炎,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皮肤瘙痒、黄染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胆汁酸偏高。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胆管炎 如果存在胆管炎的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使炎症反应刺激胆管黏膜组织,从而出现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甚至会伴有胆汁酸升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 4、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胆囊功能障碍,使胆汁中的胆汁酸含量升高,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 5、脂肪肝 若是患者长期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使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脏细胞内,使肝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身体乏力、右上腹不适等情况,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现象,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