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疾病,死亡率很高且正在不断增长,男性及女性的COPD发病率相等。4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计COPD患病率约为10%,但不同国家之间COPD患病率并不相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2]。
王辰院士领导的团队于2010年启动“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十个省市的55091名20岁以上居民进行最新标准的肺功能检测,结合人口调查数据,我国目前COPD患者约有1亿人,约占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数的25%。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其中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5.4%);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已超过27% [3]。
考虑到目前对COPD的认识和诊断不足的现况,推测COPD的真实患病率可能更高。在美国,COPD是成人死亡的第4大主要原因,预计到2020年时COPD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3大死因 [4]。

COPD发病率高,晚期患者活得特别痛苦!
怎么办?
通过什么方法诊断慢阻肺?
肺量计(Spirometry)的测定对确定诊断是必要的。任何考虑可能患COPD的患者都应进行该项检查,应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0.7者可确立COPD的诊断。
同时该项检查还可以评价COPD的严重程度。慢阻肺是进行性加重的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监测疾病的进展,及时调整用药及其它治疗方案,以长期维持最佳的肺功能和改善生命质量。
诊断慢阻肺后,离开医院我们应该做什么?
A 初始步骤
一旦诊断为COPD,大多数患者均适合接受一些重要的初始步骤,主要包括:
戒烟和避免暴露于多种其它吸入性颗粒物;
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教育患者如何用药;
在医师指导下开始吸入药物治疗。
1、戒烟和避免暴露于多种其它吸入性颗粒物
在COPD的管理中,鼓励患者戒烟是必要的一步。COPD吸烟者的肺功能指标之一——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会逐渐减弱,而戒烟可降低肺功能减弱的速度。
从一项连续观察11年的研究结果[5]看出,最上面白色点的曲线是戒烟人群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中间灰色点的曲线是间断戒烟人群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下面黑色点的曲线是持续吸烟人群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可以看到持续抽烟和间断戒烟的人肺功能都迅速地下降,但坚持戒烟的人肺功能随着年龄增长下降的非常慢(与正常人肺功能下降速度相似)。
2、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减少COPD患者感染和急性加重的风险,所有COPD患者都应接受适合其年龄的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建议65岁以下的患者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建议65岁及以上的患者接种PPSV23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
所有患者,特别是COPD患者,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一项纳入125例COPD患者的随机试验证明,不区分基础COPD严重程度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使流感的发病率降低76%。接种流感疫苗本身并不会增加急性加重的风险[6]。
3、教育患者如何用药
患者教育是COPD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患者和临床医生一起合作,就能在选择药物时结合患者的症状、担忧和目标,从而帮助改善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7]。
患者教育的益处包括改善健康状况,使患者更好地依从治疗计划,并减少住院次数和急诊室就诊次数[8]。
吸入器使用技巧
教患者正确的吸入器使用技巧是COPD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指南推荐,对于所有COPD患者,都要开具一种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用于缓解间歇性症状。为患者开具此初始处方时,无论开具的是定量吸入器还是软雾吸入器,都是重点教患者吸入器正确使用技巧的绝佳时机[9]。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演示正确技巧,并观察患者的使用练习,必要时予以纠正。
作为COPD患者定期规范自己去正确使用吸入装置非常必要。
4、营养
合理做法是建议患者采取总体健康的膳食并以达到正常BMI(体重指数)为目标。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过高的体重可导致呼吸困难,而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量并减轻其呼吸困难的症状。
反过来,某些晚期COPD患者会发生肺恶病质(如体重<理想体重的90%,或BMI≤20),肺恶病质与膈肌无力和生存期缩短有关。
B 支持治疗
1、肺康复
现已证实,综合性肺康复治疗能够帮助COPD患者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呼吸困难,以及减少医疗保健服务的使用。此外,该疗法还可降低死亡率。GOLD指南建议,有症状的GOLD B类、C类或D类COPD患者应参与肺康复[9]。
2、氧疗
很多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尤其是GOLD分期为Ⅳ期的患者)都存在慢性低氧血症。对于静息状态下有慢性、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 PaO2) ≤ 55 mmHg,或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 ≤ 88%],应给予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 LTOT),目前研究已发现LTOT能改善这些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存质量。
3、监测
为了确定治疗效果是否充分以及患者是否已发生并发症或共存疾病,需要常规监测患者的氧合、气流受限情况、急性加重、按需用药情况,以及症状(如呼吸急促、咳嗽、咳痰、活动受限、睡眠障碍)。尚未确定进行评估的最理想间隔时间。
在实践中,我们随访大多数患者的间隔时间为3-6个月,以评估症状和血氧测定结果;我们会每年进行肺量计检查,如果症状恶化则更频繁检测[13]。
温馨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每年检查肺功能是有益的。
部分图片来自于维基百科及网络,文字内容主要来自于UptoDate同名主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