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一届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举行,而2018年的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
为了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注与认识,促进全世界慢阻肺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历年来医疗卫生保健人员、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进行关于慢阻肺病的科普教育工作。
2018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Never too early,never too late.”翻译过来就是“永远不太早,永远不太晚”。诚然,对于治疗慢阻肺病这种呼吸道疾病,我们不可随意忽视,更不可轻言放弃!
2018世界慢阻肺日:发病因素众多,吸烟“罪孽”深重
诱发慢阻肺病的因素不在少数,就目前研究来看仍有许多尚未明了的因素。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慢阻肺发病因素可以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出发。
影响慢阻肺的个体因素即个体易感因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这类人群容易患上慢阻肺病。而环境因素则主要是指环境中存在被人体吸入后诱发疾病的污染物,如工业粉尘、工业废气、烟雾等。目前,公认吸烟为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
2018世界慢阻肺日: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患上慢阻肺病
1、咳嗽:咳嗽长期反复、甚至逐渐加重慢阻肺病的突出表现。而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内,咳嗽现象将更为严重。
2、气喘胸闷:部分慢阻肺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能有喘息、胸闷现象出现。
3、呼吸困难: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防治慢阻肺病,永远不会太早。引发慢阻肺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也正因如此,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远远将慢阻肺病抛诸身后。
一是,禁烟戒烟,保持良好空气环境。
戒烟禁烟不仅是普通人预防慢阻肺病的可取措施,更是对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复十分重要。除了远离香烟、二手烟外,厨房的油烟也需适当退避。
二是,多加锻炼,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体育活动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了,自然就对预防慢阻肺有一定效用。还需注意的是,进行运动锻炼时要适度并加强保暖,避开寒冷天气。
三是,留心小病,及早控制呼吸疾病。
感冒伤风、咳嗽频发均有可能使人感染上更严重的呼吸疾病,及时就医、早日控制病情也是预防慢阻肺病的重要措施。
防治慢阻肺病,任何时候都是合适的。这就是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给我们传递的讯息。其实不止是慢阻肺病一种,对于其他疾病,我们同样要保持提前预防、趁早发现、及时治疗的心态。不轻视任何疾病,也不轻易向疾病投降,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