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激素猛于虎?5种常见儿童呼吸疾病这样用激素

王婷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一、简单了解一下激素

  早期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来自动物脏器的匀浆提取物,生产成本很高,后来随着甾体化学和有机合成的发展,甾体激素的全合成实现。

  糖皮质激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抗变态反应炎症

  - 增加血管收缩力,降低血管通透性,拮抗组胺等炎性介质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减轻局部充血,减少白细胞和体液的渗出;

  -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因为溶酶体破裂而造成的组织蛋白酶和水解酶释放,减少组织分解和炎性介质释放;

  - 抑制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性部位募集;

  - 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膜磷脂向花生四烯酸的转化,而花生四烯酸正是很多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生物合成前体;

  - 抑制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与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 抑制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毛细血管增生,阻碍胶原沉积,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2.免疫抑制

  3.抗过敏

  4.抗纤维化

  5.抗毒素及抗休克

  常见给药途径

  明白了作用机理后,我们来看看到底用什么方式给药?一般来说常见的激素类药物有以下几种给药途径:

  1.肠外给药

  - 急症时可予以静脉大剂量给药,例如感染性休克和重症哮喘;

  - 静脉甲泼尼龙冲击给药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重症狼疮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处于活动期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2.口服给药

  - 口服制剂通常用于长程治疗,这些制剂在约30 min 内几乎定量吸收。

  3.非全身用药

  在尝试获得较高局部浓度而同时使全身暴露降到最低时,应使用非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关节炎症治疗时的关节内注射、哮喘的吸入治疗以及炎性皮肤病症的局部应用均属于这一类。

  二、儿童激素使用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居不下,是否常规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如何根据不同的病症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别着急,让我们慢慢看下去。

  首先我们一定要遵守以下两项基本原则:

  1.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更佳)、疾病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2.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重点来了,在不同疾病中应该如何正确应用糖皮质激素?

  1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喉炎指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以声门下部为主。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6个月到5岁的儿童,约15%的儿童至少有过一次喉咙发炎的症状。

  急性喉炎的临床症状以犬吠样咳嗽及声音嘶哑为特点,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管理方法和治疗方案:

  除去以上这些治疗方法,不管是轻中度还是重度都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沙丁胺醇和雾化疗法。还有要注意的是,在轻中度时不推荐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2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但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为2~6个月的小婴儿。

  临床上主要以咳嗽和喘息作为主要表现。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单纯的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外认为是一种特殊型的肺炎,也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在我国在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建议是有专家共识的,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1.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

  2.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

  3.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A级证据,高度推荐)可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4.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测下,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B级证据,低度推荐);

  5.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

  6.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B级证据,高度推荐);

  7.不推荐胸部理疗(B级证据,中度推荐)[1]

  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细支气管炎性损伤所致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儿童BO发病率,目前尚无无确切的发病率统计。感染后BO(PB0)的报道多见于南美洲及亚洲国家,有文献称大约有1%的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可能发展成BO。

  一般儿童在临床上会出现:持续或反复喘息或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双肺可闻及广泛喘鸣音,湿啰音等症状,可持续存在达6周以上,且对支气管舒张剂反应差。

  我们可以对存在这些症状的儿童使用辅助检查和排除其他引起咳嗽的疾病检查,如符合BO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有典型的病理改变者可确诊。

  确诊BO后我们可以使用三种主要治疗方案,分别是:

  ①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孟鲁司特);

  ②对症治疗(氧疗及呼吸支持、肺部理疗、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治疗等);

  ③其他治疗(肺部移植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较重或在病程早期,可以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口服:泼尼松片或甲强龙1~2 mg /(kg*d),1个月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不超过3个月;

  静脉滴注:对感染后有BO迹象或症状急重者,SJS有BO迹象,移植后BO患儿使用。甲强龙1~2 mg /(kg·次),1~4次/ d,病情平稳后改口服[2]。

  4重症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部疾病,据WHO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重症肺炎仍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病因。最常见的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重症CAP的主要临床特征有发热、咳嗽、喘鸣、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屏气、胸痛、头痛或腹痛等症状。

  发热是重症肺炎重要症状,除了发热以外还有可能发生紫绀,呼吸困难(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胸腔积液,脉搏血氧饱和度≤0.92等,如果出现以上任意一项症状都可以判断为重度CAP。

  重症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手段一般有四种:

  ①对症治疗;

  ②糖皮质激素治疗;

  ③抗菌治疗;

  ④胸腔积液治疗。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重症肺炎患儿身上有以下指征时,才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喘憋明显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者;

  -中毒症状明显的重症肺炎,例如合并缺氧中毒性脑病,休克,脓毒症者;

  -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

  -胸腔短期有大量渗出者;

  -肺炎高热持续不退伴过强炎性反应者;

  -细菌感染者必须在有效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加用糖皮质激素。

  5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内儿童最常见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通常起病于幼年,进展过程不同,表型不固定,随着时间延长可能加重也可能消失。

  哮喘的临床诊断至今还是一个难点,不同的年龄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我们将儿童分为二组,六岁以下组和六岁以上组:

  六岁以下,喘息是六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一个呼吸道症状,而且具有一定异质性,且多数与其他病毒感染有关

  六岁及六岁以上,一般会出现可变的呼吸道症状和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如果孩子确诊哮喘后也无需太害怕,哮喘治疗药物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主流的哮喘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受体机激动剂(LABA),白三烯调节剂。

  如果哮喘发生急性加重可以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舒张支气管剂、氧疗;若在院内或ICU,必要时考虑静脉应用支气管舒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

  糖皮质激素是魔鬼中的天使也是天使中的魔鬼,是重症呼吸道疾病的良药,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

  所以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6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

2018-10-30 00:00:03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上呼吸道疾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上呼吸道疾病吃什么药效果好,需要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情况下会表现出鼻塞、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的症状,往往还会出现低热的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高热。患者需要对症治疗,例如出现发热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鼻塞,流鼻涕等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酌情给予奥司他韦。 2、细菌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情况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上呼吸道疾病后期也可以合并细菌感染,还有部分是由于细菌性的咽炎扁桃体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也可能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有明显的咽痛、畏寒、发热症状,体温可以达到39℃以上,咽部有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扁桃体的表面有黄色的点状的渗出物,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多采取口服或是静滴抗生素,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等,也可选择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如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如果患者伴有高热,还需要给予退热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系统疾病怎么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口服药物治疗、雾化治疗、氧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可能是由于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呼吸系统,导致炎症感染引起。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建议可以适当休息,多喝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恢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以免加重病情。 2、口服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较重,通过上述方式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雾化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可以扩张支气管,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4、氧疗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鼻导管或者面罩进行氧疗,改善缺氧的情况。 5、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是因为异物进入气道导致气道堵塞,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严重呼吸疾病有哪些
严重呼吸疾病一般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肺气肿、肺源性胸廓病变、支气管哮喘等。1、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昏迷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氨茶碱、多索茶碱等,还可使用手术治疗,如取栓术、置入下腔静脉滤网等。2、肺栓塞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休克甚至猝死。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还可使用手术治疗,如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3、肺气肿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吸入有害的粉尘颗粒和气道堵塞等多种原因导致肺泡壁弹性变差,肺泡腔扩大,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壁破裂融合而形成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还可使用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术、肺大疱切除术等。4、肺源性胸廓病变肺源性胸廓病变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胸廓形态异常,出现胸廓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还可使用手术治疗,如胸廓成形术、胸廓切开术等。5、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昏迷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还可使用手术治疗,如支气管热成形术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胸部X线检查、胸部CT平扫等方式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睡眠呼吸疾病门诊是看什么病
睡眠呼吸疾病的门诊一般是看慢性嗜睡症、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 1、慢性嗜睡症 慢性嗜睡症通常与脑部的疾病、全身性的疾病等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毫无征兆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且睡眠时间或睡眠效率不佳,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呼吸机治疗。 2、鼾症 鼾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气道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憋气、白天嗜睡等症状。若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减肥、戒烟戒酒、侧卧位睡眠等方式进行改善。但若患者症状较重,还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张气道的药物,如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等。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者在夜间睡眠时频繁打鼾,伴有呼吸暂停,导致大脑处于缺氧状态,白天可能会发生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若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方式进行改善。但若患者症状较重,还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鼻腔扩容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上述外,还可看睡眠障碍、失眠、慢性嗜睡症等疾病,若患者不适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