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鼻炎几种常见类型

  过敏性鼻炎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大多数发生在冬秋季节,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小孩处在生长发育期,免疫机制还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低,极易患上鼻炎,若感冒也可诱发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头痛,如不及时控制,可诱发鼻窦炎、腺样体炎、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头痛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影响小儿的学习和生长发育,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还会影响面部和胸部的发育。

  从就医习惯上,儿童感冒后一般首诊小儿科,相对耳鼻喉科而言,这样容易忽视对鼻部疾病的检查,延误鼻炎的治疗而发展为慢性鼻炎或鼻窦炎。

  专家向广大家长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儿鼻炎。

  儿童鼻窦炎

  鼻窦是对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的统称。小儿出生后就可能罹患上颌窦炎和筛窦炎,2到3岁后额窦、蝶窦才发育,始有临床意义。

  急性鼻窦炎除鼻塞、多脓涕外,可有发热咳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也可伴发中耳炎、鼻出血和关节痛,较大儿可诉头痛。形成慢性鼻窦炎后,出现闭塞性鼻音和张口呼吸,粘液性鼻涕“取之不尽”。长期鼻阻塞和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和胸部的发育。

  儿童鼻窦炎的症状和体征与普通的感冒症状相似,诊断有一定困难,具有以下特征应想到鼻窦炎的可能,及时到耳鼻喉科应诊:一是症状持续10天以上,二是每年都多次患上呼吸道炎症,发热伴有脓性鼻涕。

  儿童上颌窦炎

  儿童上颌窦炎本属鼻窦炎范畴,因人出生后即可有该病出现,又有其发病特点,所以有必要单独进行介绍。

  儿童上颌窦炎普遍的病症表现为长期轻微的咳嗽,发出“吭、吭”声,伴有痰咳出。这其实并不是气管分泌的痰,而是小儿鼻炎产生的鼻涕向下流到咽喉和气管、支气管,然后引起反射性的咳嗽,把鼻涕咳出。这种倒流鼻涕长期刺激上呼吸道,可继发慢性炎症,造成支气管炎或痉挛,促发咳喘;反过来又影响鼻粘膜的血管改变,引起鼻塞声重、咽喉肿痛等症,加重了鼻窦的炎症。医学上称为鼻肺反射综合征。

  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

  该病是一种以鼻分泌物嗜酸细胞增多为特征,补体结合系统紊乱高反应性鼻病。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从儿童一岁多开始发病,多数儿童发育到青春期后症状才可彻底消失。

  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发病特点是流大量的蛋清样鼻涕,随着人体内分泌的嗜酸细胞由多—少—多的变化,流鼻涕也呈波浪式周期性加重。人体是通过鼻腔来排出过多的嗜酸细胞,从而导致鼻粘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患者经常出现鼻塞、流粘液性鼻涕,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打喷嚏的现象,而且上课时集中力不够,记忆力下降,对学业产生较大影响。

  专家告诫广大家长,应慎重对待小儿鼻炎容易产生的并发症。小儿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腺样体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由于鼻腔炎性刺激容易引起儿童急性腺样体炎,长期炎性刺激又会导致腺样体肥大;鼻腔借鼻窦开口和咽鼓管分别与鼻窦及中耳道相通,为此,由于炎症蔓延和擤鼻不当会导致化脓性鼻窦炎和中耳炎症;再者鼻腔炎性鼻涕倒流至咽部,会引起咽炎和支气管炎。

  治疗小儿鼻炎时家长应注意,由于儿童自述能力差,对小儿鼻炎需要家长多加观察,用掌握的鼻病知识尽早发现小儿鼻炎的征兆,尽早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对小儿鼻炎检查时,由于小儿生理发育的特点,鼻窦的X线拍片对5岁以下儿童诊断价值不大。6岁以下儿童不宜施行穿刺冲洗,以防不测。对小儿鼻炎发生时,切忌随手拿成人鼻炎药物治疗,婴儿禁用血管收缩剂,如滴鼻净、麻黄素等。

  治疗小儿鼻炎,家长要多加观察,发现小儿鼻炎的征兆,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6岁以下儿童不宜实施穿刺冲洗,切忌随手拿成人鼻炎药物治疗,婴儿禁用血管收缩剂,如:滴鼻净、麻黄素等,家长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患上鼻窦炎。正确的方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的把鼻涕擤干净。多饮白开水和果汁,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过多,可以用博士郎牌鼻腔熏蒸器薰鼻。总而言之,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是首选。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治疗过敏性鼻炎着重还应放在预防上,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首先应该寻找过敏源,然后远离过敏源,避免接触毛皮、地毯、羽绒制品,家里尽量用吸尘器清洁环境,可以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空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动。对家居环境的装修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感冒的发生,平时要让孩子尽量不接触易产生过敏的食物或东西,做到防范于未然。

(实习编辑:付付)

2008-08-19 07:47: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早上晚上身高差了6cm怎么回事,怎么办
早上晚上身高差了6cm,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当、缺钙、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身高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有关。如果患者在晚上测量身高时,采取侧卧位,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出现早上测量结果与晚上测量结果不同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复测进行明确。2、测量方法不当如果患者在测量身高时,没有按照标准的姿势进行测量,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在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免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拍摄手腕部位的X光片,来判断身高是否存在改变。3、缺钙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不足,从而诱发缺钙的情况。由于体内钙质不足,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4、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乏力、腰背疼痛、全身骨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乳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电刺激、红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椎间盘退变等因素引起的。如果患者在晚上睡觉时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半椎体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一到晚上身体发热是什么原因
一到晚上身体发热,可能是过厚的被子、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导致。建议患者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1、过厚的被子 如果患者在晚上睡觉时盖过厚的被子,会导致身体体温升高,进而使身体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患者根据室内温度选择被子的薄厚,避免受凉。 2、感冒 晚上相对于白天气温较低,如果此时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出现着凉,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细菌或者病毒侵入机体,可能会出现感冒的情况,引起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感冒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造成晚上身体发热的现象。如果发热不严重,可以通过多喝热水进行缓解,如果发热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咽炎 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发生的炎症,会出现咽部干燥、吞咽困难等症状,还会出现发热的情况。需要在生活中多喝水,同时还需配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例如布地奈德,也可选择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4、支气管炎 通常是由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如果不能很好地抵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则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可以做支原体检查,如果出现支原体感染可以使用罗红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疾病,一般会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发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坐在凳子上身体莫名其妙抽搐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抽搐一般指痉挛,坐在凳子上身体莫名其妙痉挛多考虑是过度劳累、受凉引起的,也可能是缺钙、癫痫、不安腿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肌肉过度劳累,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肌肉放松。另外,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休息,缓解不适症状。 2、受凉 若是天气比较寒冷,患者长期不注意自身保暖情况,可能会使身体受到寒气侵袭,导致肌肉收缩痉挛,从而出现身体发抖、四肢冰凉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情况,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3、缺钙 若是患者经常挑食偏食,可能会使体内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导致身体缺钙,会出现四肢麻木、睡眠不安、身体乏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上述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改善,还可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排骨汤等。 4、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大部分癫痫患者会出现全身痉挛、口吐白沫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卡马西平片、氯硝西泮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遗传、脑内多巴胺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虫蠕动感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胶囊、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