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肺结核

阻断结核传播 科学防护很重要

举报/反馈
2017-12-01 04:27:23网易

  作者: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 王立祥

  据湖南省卫计委11月17日通报:今年8月以来,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现肺结核疫情,至11月17日,已发现肺结核确诊病例29例、疑似病例5例,预防性服药38例。今年10月至今,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先后发现8名学生确诊为肺结核病例。湖南省桃江县学校发生的疫情使得看似遥远的结核病瞬间成为网络和社会议论的话题,引发了社会舆论对这一古老传染病的关注。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引起感染。结核菌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天~10天,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因此,阻断结核传播,“防微杜尘”就显得尤为重要。

  避免尘土飞扬

  目前,我国城镇街区环卫清扫主要方法仍是靠环卫工人采用扫帚清扫地面,这种方式往往带来尘土飞扬,无疑会加重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因此,用扫帚直接清扫的方式将促使病毒借助尘埃、飞絮等载体袭击易感人群。毋庸置疑,这种“尘土大家搬”式的清扫方法不利于病菌的防控,应引起环境卫生管理者的高度警觉。

  为严防病菌扩散,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改进环卫清扫方法势在必行。一要变有“尘”清扫为无“尘”清扫,环卫工人可应用喷水先淋湿地面,然后再清扫地面残物,真正做到无尘土等异物扬起。二要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清扫,环卫工人应尽可能采用灵活作业时间段,最大限度地避开易感人群,做到清扫时间不与上下班和上学等人流高峰期相遇。三要变清扫为吸附,可配备大功率吸尘装置,依据社区地段特点,采用喷淋加吸附的清扫方法。四要人工清扫与机械清扫作业相结合,城管部门应增加城市主次干道喷水车自助清扫范围,增加作业频度和时限,弥补手工清扫人力不足的缺陷。五要地面清扫与空中喷雾相结合,环卫工人应转变观念,在关注地面清洁的同时关注天空。可采用配合制好的消毒液(如过氧乙酸)通过喷雾器喷洒,既能迅速杀灭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又可达到降尘、降絮、湿化空气等良性效应。这种全方位的立体式清扫方法,有利于达到切断传播途径之目的。

  减少鞋底污染

  有人曾做过调查,一个容纳3000人的会场,在开完2小时的会后,地面留下的痰迹多达800多处,抽取的91份痰液中,4份被检出结核杆菌。笔者也曾做过实地调查,在不足2公里的街区人行道上,乱泼污水的情况就有40多处。鞋底每天与地面“亲密”接触,同时又经常跟随人们走家串户,流动性很强,如果不注意其卫生,势必会成为一种可怕的“隐形”污染源,充当扩散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假设吐痰者是肺结核患者,他的一口痰里会含有5000多万个结核杆菌,如果被行人踩到,病菌将会被寄藏在鞋底中,污染地面不说,还会跟着漂浮到空气中,更会将绝大部分病菌带到家中的地板上,万一被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因此,讲究鞋底卫生、减少鞋底污染很有必要。

  给大家提供几个保持鞋底卫生的方法:首先,进家门前一定先换鞋;其次,适时清洗鞋底,清洗时最好戴上手套,并使用消毒液,刷完鞋底的刷子不要再刷鞋面或内里。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家购置一台鞋底清洁机,清洁起来会更方便一些。最后,定期清洁鞋柜或鞋架等鞋底经常接触的东西。

  选好防护口罩

  口鼻是微尘病菌进入体内的主要关口,因此选择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就很有必要。由于雾霾的关系,口罩防护大家都多少有些认识,但由于目前市场上口罩的种类繁杂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样式五颜六色,我们在选择口罩时一定要将维护自身健康放在第一位,避免贪图美观而未起到防护作用。

  在使用口罩时应该注意:1.口罩的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应每日换洗一次。2.心脏或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怀孕以及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的特殊人群应避免戴口罩。3.当口罩受到如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污染,感到呼吸阻力变大,口罩损毁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4.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佩戴口罩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轻,干净卫生,保养方便。

  总之,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虽然预防结核病需要社会动员,但合理科学的防护方式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全社会应树立科学的防范意识,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通过共同努力,防微杜尘,从而达到堵截病菌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远离结核的目的。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