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体检发现的肺内小病 会变成肺癌吗?

  随着人群健康观念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常规体检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可以明显提高寿命,美国已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体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小肺癌或早期肺癌,但是,如何判读低剂量螺旋CT肺部筛查结果是很有讲究的。

  第一,肿块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肿块直径小于5mm,99%都是良性,有的专家甚至认为这种小病变不需要随访。肿块直径20毫米,则良性的概率只有约一半;

  第二,病变越虚良性的可能性越大,低剂量螺旋CT发现的肺部病变有虚实之分,越虚则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虚实混合时则虚的成份越多良性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肺癌的本质是什么?是生长,肿瘤组织比正常组长长得快才是肺癌最本质的东西,随访过程中病变长大的则良性可能性较小,恶性的可能性很大,应高度重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比如穿刺取样、病理化验确诊。

  反之,对于随访过程中没长大、无变化的病变则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当然,肺内结节性质的判断还需要结合病灶的边缘形态、是否钙化和钙化位置、患者是否抽烟和抽烟程度、工作环境、肺部慢性炎症病史、肺癌家族史等综合考虑。

  关于体检发现的早期肺癌治疗,75岁以下的患者首选手术。而对于75岁以上患者或者是由于内科疾病等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国际上新进展是首选立体定向放疗,它是精准医学的典型代表,精准定位、精确设计、精准打击的精确放疗,每次照射都在CT引导下实施,一周之内即可完成。为便于百姓了解,我把它命名为射靶刀,其原理很像咱们小时候玩过的放大镜照蚂蚁,焦点对准在蚂蚁上,蚂蚁就会照死,肺癌细胞被照死后还能变成疫苗,刺激人体提高免疫力。

  随着精确放疗设备的研发和精确放疗技术的突破,射靶刀已成为早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射靶刀利用每次高剂量的放疗,短短几次照射即能达到根治性剂量以消灭肿瘤,用射线这把无形的刀把肿瘤“切”掉。已有的数据已经证明射靶刀治疗早期肺癌效果好、副作用小,不仅可用来治疗不可手术的患者,大有替代手术之势。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Joe Y. Chang教授主持的国际多中心随机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有创性手术治疗相比,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79%,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和80%,并且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该文章发表在2015年5月13日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射靶刀治疗小肺癌的优点有:1)副作用小;2)患者耐受性好;3)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初步证明,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与手术治疗相似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尤其对于因高龄或其他手术禁忌未能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射靶刀更具优势。

  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的设备、严格的质控流程、完整的团队。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拥有先进的Varian Trilogy直线加速器、TOMO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带有呼吸门控技术的飞利浦大孔径CT辅以BrainLab立体定向放疗系统、国际标准工作流程、国际知名专家领导的高水准团队,为小肺癌射靶刀的开展提供的充分保障。

  总之,对于体检发现的肺内小病变恶性的可能性不大,不必过于惊慌,应理性对待,即使是恶性病变,手术疗效也很好,75岁以上老年患者首选射靶刀可达到无创根治的目的。

2017-11-15 04:56:08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内弥散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肺内弥散障碍产生的原因一般包括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泡隔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肺泡容积减小、肺血流量降低。1、肺泡膜面积减少如果患者肺部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肺泡破裂,从而引起肺泡膜面积减少的情况,导致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2、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泡膜厚度增加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肺部结节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氧气无法正常渗透到血液中,从而出现弥散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改善。3、肺泡隔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肺泡隔毛细血管阻力增加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肺部血栓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弥散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胶囊、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4、肺泡容积减小如果患者的肺泡出现了病变,如肺炎、肺结核等,可能会导致肺泡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肺部的有效通气量减少,从而出现弥散功能障碍的现象。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硫酸沙丁胺醇片等药物治疗原发病。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5、肺血流量降低如果患者的肺部血管发生了病变,如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可能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肺部缺氧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注意放松自身的心态,避免有心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肺内少见的良性肿瘤有哪些
肺内少见的良性肿瘤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硬化性肺细胞瘤、肺炎性假瘤、肺平滑肌瘤等。对于疑似肺内良性肿瘤的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并完善胸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初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密度特征。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中,硬化性肺细胞瘤较为典型。该肿瘤曾被误认为是炎性病变,后经研究证实为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组织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包含乳头状、硬化、出血及实体4种生长模式,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其他少见良性肿瘤中,肺炎性假瘤本质上是炎症增生性病变,由多种细胞成分混合构成,包括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可因肺部炎症未及时吸收演变而来,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与肺癌混淆。肺平滑肌瘤起源于肺部平滑肌细胞,极为罕见,肿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可单发或多发,少数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若确诊为良性肿瘤且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可定期随访观察;若肿瘤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存在恶变风险,应考虑手术切除。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等有害环境,有助于降低肺部疾病发生风险。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肺内常见良性肿瘤
肺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肺错构瘤、肺平滑肌瘤、肺纤维瘤等,这些肿瘤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上各有特点。1、肺错构瘤:肺错构瘤是肺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肺内正常组织的异常组合与排列,主要由软骨、纤维组织、平滑肌及脂肪等成分构成。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以周围型多见。肿瘤生长缓慢,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影像学上,肺错构瘤多表现为肺内孤立的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肿瘤内部可见爆米花样钙化及脂肪密度影,这是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恶性肿瘤鉴别。2、肺平滑肌瘤:肺平滑肌瘤起源于肺内的平滑肌组织,可发生于支气管、肺血管或肺间质。肿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质地较硬,切面呈编织状。肺平滑肌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可压迫支气管引起咳嗽、气短、喘息等症状,压迫肺血管可导致咯血。胸部CT检查显示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部分肿瘤可与肺门、纵隔结构关系密切。3、肺纤维瘤:肺纤维瘤由纤维组织构成,起源于肺内的结缔组织,可发生于肺实质或支气管壁。肿瘤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时多无症状,较大的肿瘤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咳嗽、胸痛等症状。在影像学上,肺纤维瘤表现为肺内孤立的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部分肿瘤可伴有钙化。对于体检发现肺内结节或肿块的患者,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有助于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