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哮喘、慢性咳嗽,警惕这个“真凶”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它的发生与自身过敏体质和外界过敏原密切相关。它与胃病是不同系统的疾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据报道,在内源性哮喘的病因中,胃食管反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哮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约30%-9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食管源性哮喘中胃食管反流占65%,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有消化道症状者占60%。

  由此可见,胃食管反流是导致哮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或促发因素,哮喘又进一步加重胃食管反流,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常把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称为“胃性哮喘”。

哮喘、慢性咳嗽,警惕这个“真凶”

  一

  临床特点

  该病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所致。引起哮喘的机理尚不清楚,目前有三种假说:

  ①直接刺激作用:高酸胃内容物反流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痉挛。

  ②神经反射:胃酸刺激食管下三分之一的化学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

  ③咽部的酸敏感作用:咽部存在对酸超敏感化学感受器,受胃酸刺激可引起喉头和支气管痉挛。

  胃性哮喘的临床特点:

  1、多见于中老年人,典型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及体征,反酸和烧心是胃食管反流最典型的表现。反酸是每于餐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常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烧心感或疼痛亦为本病主要症状,多在餐后 1 小时左右发生,在身体前屈、仰卧或侧卧、剧烈运动时诱发;直立位或服制酸剂后症状可消失。过热、过酸食物可使症状加重;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咽下困难。

  2、哮喘发作多在夜间,且伴有反胃、消化不良,哮喘在体位变化时加重。而无心脏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及典型体征。

  3、按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良。

  4、哮喘前呛咳及醒后声嘶。

  除了“胃性哮喘”,胃食管反流还可引起“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导致慢性咳嗽的机理,是由于胃液反流到食管,并可进一步向上到达咽部并转而进入气管,胃液刺激气管黏膜而致咳嗽。此外,胃食管反流还会诱发假性心绞痛,有不少胃食管反流患者会出现类似心绞痛发作。

  二

  诊断

  哮喘伴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时,诊断大多不困难。但某些患者缺乏典型表现,往往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有胃食管反流的可能:

  1、夜间发作性呛咳,夜间哮喘发作频繁者;

  2、餐后(尤其是进酸性食物或酸性饮料)后易发生哮喘;

  3、呕吐后易出现咳嗽、喘息;

  4、体位变动时(弯腰或卧位)出现咳喘症状或哮喘症状加重者;

  5、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或症状反而加重者;

  6、难治性顽固性哮喘,即对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治疗无效或症状反而恶化时又找不到其他原因者。

  凡有以上情况者,可作有关胃食管反流的检查。其中,食管内pH值24h连续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方法。食管pH<4,持续10s以上即可认为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如食管内pH连续监测还不能证实胃食管反流,即可排除其诊断。

  三

  治疗

  在治疗胃性哮喘时应在减轻和消除气道非特异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加用促胃肠动力,抗反流、抗酸药物,方可取得显着的疗效。

  1、祛除诱因: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如运动帮助消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食物,禁烟戒酒,减少胃贮存物,减少食管反流机会,尤其是减少夜间进食量,睡前4小时内不进食,待胃排空后再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15°-20°,宽衣解带,减少腹压;对有反流的患者应减少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避免饱食后立即平躺。

  2、控制平喘药物的使用:多种平喘药物如茶碱类、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钙拮抗剂等都可降低LES的张力,导致胃食管反流。临床上需要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哮喘时应权衡利弊,避免剂量过大,并尽量采用吸入给药(吸入治疗时LES的张力改变不明显)。

  3、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主要采用抑酸和促胃动力药物,治疗目的为减少反流,缓解症状,降低反流物质对黏膜的损害,增强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达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

  常用药物包括:

  ①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②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③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④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对胃酸有温和的缓冲作用,铝碳酸镁能结合反流的胆酸。

  ⑤经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均不见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017-11-01 01:28:34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咳嗽性哮喘需要注意什么
咳嗽性哮喘一般是指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等方面。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多发生于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干咳,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注意合理膳食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橙子、猕猴桃、豆腐、鸡蛋、牛奶等,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 2、适当运动 患者还要注意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比如散步、打太极、练瑜伽等,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者过量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遵医嘱用药 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私自盲目停药或服药,以免引起其他不适症状,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合理搭配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患者还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放松心情,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同时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咳嗽有痰,怎么回事,怎么办
慢性咳嗽有痰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不当等非病理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病理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粉尘较多或者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能会刺激咽喉部黏膜,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远离不良环境后可逐渐缓解。 2、饮食不当 如果平时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则容易对咽喉部位造成一定的刺激性,进而引起咳嗽有痰的症状。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病情恢复。 3、上呼吸道感染 通常是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当病原体侵入体内以后,会导致鼻腔以及咽部产生炎症反应,所以会出现咳嗽咳痰的情况,并且还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支气管炎 通常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是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炎症性疾病,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炎 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泡和远端气道的感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咳痰,也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胶囊、利巴韦林片等。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肺结核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医诊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咳嗽是怎么回事
慢性咳嗽一般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也不排除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因素有关。1、环境因素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可能会吸入过多的粉尘、颗粒等物质,从而对咽喉部位造成刺激,出现咳嗽的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适当开窗通风。也可以多喝一些温热的水,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的症状。2、过敏性鼻炎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吸入尘螨、灰尘等物质,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等不适症状,鼻塞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鼻腔的通气,导致出现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引起咳嗽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慢性咽炎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饮酒,可能会引起慢性咽炎,导致咽喉部位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会出现咽喉部位异物感、灼烧感、肿痛等症状,从而引起慢性咳嗽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喉利咽颗粒、西青果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不适症状。4、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枸橼酸喷托维林等药物进行治疗。5、肺炎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咳嗽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牛肉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