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生搬行李肺炸了!肺为何如此娇弱?

  近日,一则“男生搬行李肺炸了”的民生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肺炸了?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呼吸不顺畅会让人陷入危险境地,严重时还会致命;再说,我们肺有这般娇弱么?搬搬行李也能把它炸了!男生搬行李肺炸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医学专家对“男生搬行李肺炸了”这一事件的解读。

男生搬行李肺炸了!肺为何如此娇弱?

  男生搬行李肺炸了 原是气胸“惹的祸”

  这个乐于助人却遭遇突发事故的小伙子被送到医院后,医生随即对他进行救治,最后发现,原来他患上了“自发性气胸”,属于气胸类型中的一种。

  专家称,自发性气胸大都是继发性的,由肺—胸膜发生破裂引起。肺泡内压急剧升高是导致脏壁层胸膜腔中的肺胸膜破裂的重要原因,肺胸膜破裂后,气流便流入胸腔,形成气胸。

  有些病人为“开放性气胸”,与自发性气胸不同之处在于肺组织与壁层胸膜粘连,肺组织破裂后,瘘管不能闭合,持续开放,胸膜压力便接近于零。

  此外,还有部分病因为“张力性气胸”,与自发性气胸不同之处在于胸腔压力超过1.96kPa,主要原因为活瓣样时空气在吸气进入胸腔,在呼吸时稽留在胸腔。

  哪种娇弱的肺最易患上自发性气胸?

  第一种:患有肺结核的肺

  在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得上肺结核犹如患上绝症,很多肺结核病人都曾经有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经历。其发病原理在于,陈旧的结核性瘢痕收缩,造成小支气管扭曲,阻塞,形成局限性肺大疱破裂;肺的活动性结核空洞直接破裂;由结核性损毁肺间接引起对侧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当出现感染,支气管阻塞时,引起其远端肺泡过度膨胀而破裂。

  第二种:胸膜发育不全的肺

  在如今的年代,肺结核由于治疗规范和统一管理,患者并发气胸的案例已经减少了很多。但是,还是有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报道会出现在大众眼前,原因在于他们的肺从小就很脆弱。脏层胸膜先天性发育不全会导致肺大疱的发生,剧烈活动、咳嗽或打喷嚏容易引发肺大疱破裂,瘦高体型的青少年最容易中招。

  第三种:慢阻肺患者的肺

  慢阻肺患者的肺也比较脆弱,特别是四十岁以上有慢性咳嗽、哮喘病史的男性。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使肺泡单位过度充气,久之出现肺泡壁破坏,即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和全小叶型肺气肿,肺泡进一步融合压迫肺泡间隔和肺间质形成大泡性肺气肿。当肺实质内残气量进一步增加,压力过高引起脏层胸膜破裂就出现气胸。

  远离自发性气胸 先把娇弱的肺变strong!

  男生搬行李竟把肺炸了,平素健康的同学突发自发性肺气胸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二种肺。帮同学搬行李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演变成“肺炸了”可就囧了,有网友感叹道原来肥胖也有好处!虽然瘦高型的青少年最受自发性气胸亲睐,但日常做好防护措施也是可以避免气胸发作的。

  其实,呼吸科的专家对这类自发性气胸的病例已屡见不鲜,每年开学军训期间都会有学生出现气胸。专家表示,气胸特别偏爱瘦高型男生,他们多为扁平胸廓,一旦突然剧烈运动或是突然改变体位,易使得肺泡内压骤增高,导致肺泡破裂。

  专家建议,学生特别是瘦高男平时不要一味地玩电脑,要多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营养的摄入,避免突然地剧烈运动、剧烈咳嗽。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并戒烟。一旦出现喘不上气来等不适症状,必须立刻就医。

2016-09-20 04:43:29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血液循环不畅有什么表现
血液循环不畅可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皮肤外观改变、肢体活动受限等,这些表现反映了身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异常状况。1、肢体感觉异常:血液循环不畅常导致肢体感觉出现异常。在四肢部位,可能会频繁出现麻木感,就像肢体长时间受压后那种麻麻的、失去知觉的感觉,且这种麻木感并非因姿势不当短暂出现,而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同时,肢体还可能有发凉感,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手脚等部位的温度明显低于常人,触摸时能感觉到冰冷,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足,无法有效将热量带到肢体末梢。2、皮肤外观改变:皮肤状态能直观反映血液循环情况。血液循环不畅时,皮肤可能会变得苍白,尤其是在面部、手部等部位,颜色缺乏红润光泽,显得异常苍白。部分人皮肤还会出现青紫现象,这是由于血液淤积,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呈现青紫色。此外,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粗糙,缺乏弹性,因为血液循环不良影响了皮肤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3、肢体活动受限:血液循环不畅会对肢体活动造成影响。肌肉容易感到无力,进行日常活动,如行走、抬手等,会比正常人更容易疲劳,且活动耐力下降。关节也可能出现疼痛、僵硬的症状,在活动关节时,会感觉不灵活,有卡顿感,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佳,导致关节周围的组织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代谢废物也难以排出。若出现上述血液循环不畅的表现,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增加日常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定时活动身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月经剩一点血液,戴套同房有事吗
月经剩一点血液时戴套同房仍存在一定风险,不建议在此期间同房。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形成创面,宫颈口微微张开,以便经血流出。虽然此时出血量已经很少,但子宫内膜的修复尚未完成,这种生理状态使得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子宫。即便使用避孕套,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传播,并不能完全隔绝外部细菌进入阴道。在同房过程中,外界细菌有可能通过阴茎等接触被带入阴道,进而上行感染至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炎症一旦发生,可能导致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对日后生育造成不良影响。同房过程中女性的生殖器官会充血,子宫也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有可能使原本残留在子宫内的少量经血顺着输卵管逆流至盆腔。而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等物质,这些碎片在盆腔内种植后,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造成盆腔粘连,干扰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增加不孕的风险。建议女性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选择质量合格、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细菌滋生。同时,应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在经期得到充分恢复。如果在月经末期已经发生了戴套同房行为,之后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白带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出现的感染等问题。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白癜风到底是不是血液病
白癜风并非血液病,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与血液系统疾病有着本质区别。白癜风的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并非血液出现问题。在自身免疫方面,患者体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黑素细胞,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使皮肤出现白斑。遗传因素也在白癜风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特定基因的遗传可能导致个体易患白癜风。相比之下,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所致,这类疾病与白癜风完全不同。白癜风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色斑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鳞屑、萎缩等改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一般不伴有血液系统相关症状,如贫血导致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等。通过血常规等血液检查,白癜风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除非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而血液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血液指标的明显异常,如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若患有白癜风,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伍德灯、皮肤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抑制局部免疫反应,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合成。患者还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自体表皮移植术,将自身正常皮肤的表皮移植到白斑部位,促进色素恢复。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白癜风属于血液病吗
白癜风不属于血液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晒,避免皮肤外伤,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精神因素可能会影响病情发展。血液病通常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或者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而白癜风的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毁、神经化学因子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自身免疫机制中,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黑素细胞,导致黑素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进而使皮肤出现白斑。其病变根源并非来自血液系统的异常,与血液中血细胞的生成、功能等并无直接关联。其次,血液病通常在血液检查指标上有明显异常,如白血病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形态及分类会出现显著改变,骨髓穿刺检查可发现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但白癜风患者的血常规、骨髓象等血液检查指标通常是正常的。白癜风的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皮肤,在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中可见表皮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明显减少甚至缺失,而血液系统相关的病理改变在白癜风患者身上并不存在。对于被诊断为白癜风的患者,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同时,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也有积极意义。不要因误解白癜风为血液病而盲目进行不恰当的治疗,从而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