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春季过敏哮喘鼻炎 防治是关键

  春季正是结伴外出踏青的时节,但是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春季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过敏哮喘患者。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德起介绍,进入春季以来,前来就诊的呼吸疾病患者比平时略有增加,其中一部分为过敏性哮喘患者。

  王德起主任表示,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之为人类疾病中的四大顽症之一,哮喘患者的最大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将哮喘根治,但目前医学上尚没有根治的良方,但是只要防治得当,发病机会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一到春天就喘

  缘何而来?

  哮喘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疾病,常常反复发作,并且具有季节性。很多哮喘病人对此可能深有体会,每到春末(四、五月份)、秋初(九、十月份),哮喘就会加重,夏天和冬天反而减轻。

  哮喘一旦发作,典型的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喘息严重时,病人自己可以听到呼吸时的喘鸣音。儿童患哮喘会影响生长发育,成人发病时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哮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少名人如邓丽君、第五代导演于晓阳等都是因哮喘去世的。

  对于哮喘病人而言,待到百花盛开时,踏青的春天则更引发呼吸困难。

  王德起主任解释,这一方面是因为春天空气中的花粉颗粒浓度显著升高,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的花粉可以诱发或加重哮喘。

  另外,春天多风、风沙、扬尘天气较多,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加,会使哮喘发作。再加上春季天气冷热变化较大,昼夜温差较为悬殊,使人容易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

  再者,居室环境中如地毯、沙发、空调中的灰尘中往往寄生着看不见的螨虫、霉菌等微生物,春季的气温、湿度很适合它们生长繁殖,而这些微生物也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内疏”+“外埋” 内外同治绿色无激素

  以肺脾肾三脏同治,以益气温阳、平喘通窍为主要治疗方法作为治疗哮喘病的主线,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的王德起发现,对过敏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采取“外埋内疏”系列综合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大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有效减少感冒诱发哮喘、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

  据王德起介绍,“外埋内疏”系列综合疗法是以“内疏”为主导,同时辅以“外埋”中医治疗手段的独特方法。

  “内疏”是指选用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特效方剂辨证对患者施用,通过体内用药达到疏通、调理机体的作用,药效可兼顾治疗和调理两大功效,对于因炎性反应受损的气管黏膜具有促进黏膜细胞再生和保护功能,能有效舒张平滑肌,消除气管、支气管痉挛,同时还起到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滋阴清肺、润肺益肾,增强自身免疫力的作用。

  “外埋”是在“内疏”基础上采用中医系列古法中的熏蒸、拔罐、贴敷三大手段,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巩固远期疗效。

  王德起介绍,“外埋内疏”是一种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的综合性疗法,全程采用中医、中药绿色疗法,整个治疗体系不含激素类、气管扩张类、抗生素药物。

  “因此,我们强调肺脾肾三脏同治,以益气温阳、平喘通窍为主要治疗大法。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纯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大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有效减少感冒诱发鼻炎和哮喘的次数。”

  肺脾肾功能差 治哮喘即治脏腑

  和哮喘病打了40多年交道的王德起主任说道:“哮喘虽然难根治,但只要经过有经验的中医辨证分析,开具有针对性的中药和一些必要的中医外治方法,调整人体的肺脾肾功能,改善过敏状态是可以达到治疗哮喘且不易复发的效果的”。

  “哮喘病日久发作与脏腑虚弱不无关系,即中医理论中的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痰是哮喘病的主要致病产物,它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水湿有关,所以在哮喘类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配合宣肺、健脾、益肾来调理和恢复脏腑功能,注重这些引发哮喘的内因,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最新和最有效的方法。”王德起说道。

  12岁以下儿童治哮喘要抓紧

  “外埋内疏”系列综合疗法如今已在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王德起说,经过治疗的病人一方面看到了疗效,也缩短了疗程。“这套治疗方法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哮喘病,对于所有呼吸系统疾病都适用,因为它是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的,汤剂和外治手法均因人、因病而异,其宗旨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增强机体抵抗力,最终帮助患者升级自身防御能力,靠自己的抵抗力抵抗外部因素的侵袭,从而控制住病情,减少发作次数。”

  由于是绿色疗法,王德起强调,儿童哮喘患者也同样适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久前一个11岁小患者前来就诊,“这个孩子因为天气变化,出现咳痰咳喘,之前到各医院去治疗收效都不大,我给他用 外埋内疏 方法治疗了两个疗程,前后大概半年时间,现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已经不喘,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转,孩子家长也很高兴,并且还介绍其他有哮喘的孩子过来治疗。”

  据了解,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王德起强调,很多哮喘病人都有十多年的病史,很多人认为,哮喘治不好,得了就要伴随终生。“实际上,我们一般建议,儿童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应抓紧治疗,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体力和免疫力都在提高,此时抓紧治是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的。”

  预防过敏 少吃鱼虾发物

  治疗是一方面,王德起说,哮喘等呼吸疾病患者体质比其他人要敏感,在生活细节上也要多加注意,规避一些容易引发病情发作的过敏源。如雾霾天要避免户外活动,如果一定要出去最好戴口罩,“大部分哮喘病人和鼻炎病人都不爱戴口罩,因为会觉得憋,呼吸不舒畅,对这样的病人我给他们取鼻上穴位做针灸,立刻就能得到缓解。当然,过敏体质的人更应注意不要吃辣椒,少吃鱼虾蟹等海产品,多吃蔬菜水果。像这个季节可以吃些百合、莲子、梨,这都是当令的食物,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梨尽量不要生吃,可以熬成梨汤。西瓜等寒凉食物不要吃,冰箱冷藏室中直接拿出的水果要放一会儿再吃,也可以用温热的水冲一下。最后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老年人。现在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容易感冒,而感冒是百病之源,绝大多数老慢支、哮喘复发都是感冒引起的。遇到气候骤变时,要及时添衣,严防受凉。减少感冒的发生,就能减少病情急性发作的次数。”王德起主任说。

2014-04-09 01:00:39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关晓琳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破水时间长对胎儿的影响有哪些
破水时间长对胎儿的影响,需根据破水的原因进行判断。如果破水时间长可能会对造成胎儿宫内缺氧、感染、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早产等影响。 1、胎儿宫内缺氧 破水是指胎膜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如果破水的时间长,可能会导致羊水流出过多,容易导致宫内缺氧,胎儿在宫内会比较危险。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必要时需要进行剖宫产。 2、感染 如果是由于胎膜受力不均、头盆不称、宫缩乏力等原因导致的破水,破水时间长一般对胎儿影响不大。因为此时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较大,如果羊水流出后,宫腔内的羊水不再继续增加,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一般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 3、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指胎儿的脐带从胎儿的脐带中脱出,可能是因为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羊水过多等原因导致的。如果脐带脱垂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缺氧的情况,甚至会导致胎儿死亡。 4、胎儿窘迫 如果孕妇出现破水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羊水流出过多,容易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的情况,可能会引起胎儿窘迫,胎儿可能会出现胎动增多或者减少的情况。 5、早产 如果是由于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的破水,破水时间长则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甚至会导致胎儿死亡。 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妇科彩超、胎心监护等方式明确诊断。对于足月的孕妇,如果出现破水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缩宫素、地西泮等药物进行引产治疗。对于未足月的孕妇,则需要遵医嘱通过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缩见红了不破水什么时候能生
宫缩见红了不破水什么时候能生,不能准确确定。在怀孕37周之后就属于足月,出现见红就属于明显的临产征兆,一般是在24小时之内会出现明显的子宫收缩破羊水。如果见红后没有规律的子宫收缩腹痛破水,就不能正常顺产。产前一定要注意见红、宫缩、破水、胃部压迫感消失等症状。 1、见红 由于胎儿位置下降,包着胎儿的胎膜从子宫剥离,流出的血液渗在子宫颈管粘深中,因此一些血性粘液会分泌出。如血量超过月经量,可能会是产科疾病如前置胎盘,不应认为是见红,需去医院就诊。 2、宫缩 阵阵腹痛伴有腰酸和下坠感,从不律宫缩到宫缩有规律,大约10来分钟疼一次,则应到医院联系住院。孕妇一定要记住宫缩开始时间、时隔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要和假阵缩区分,假阵缩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进行性增加,局限于下腹部的轻微胀痛常于夜间出现而于清晨消失,给予镇静药能抑制。 3、破水 包围胎儿的羊膜一部分破裂,流出羊水,称破水。正常的分娩过程一般是宫颈管口张开,胎头进入产道时才破水。如宫颈管口未开,已感觉有温水流出时,可疑为早破水,这时不能自已处理,应立即去住院。在去医院前孕妇应马上垫上干净的脱指棉,平卧,尽量抬高臀部。破水所流出的羊水颜色比尿的颜色浅,呈淡黄色,是滑溜的液体,有一股甜酸的味道,能与尿区别开。 4、胃部压迫感消失 到了预产期,胎头进入骨盆,这时原来感觉被顶上去堵着胸部的子宫体的压迫感消失。另外,胃的周围感觉很舒畅,食欲增加,呼吸也很轻松。
汤栩文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难产,胎头半露,半跪破水怎么回事,怎么办
难产,胎头半露,半跪破水可能是由于骨盆狭窄、胎儿过大、胎位异常、子宫收缩乏力或宫缩过强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1.骨盆狭窄 骨盆狭窄是指女性骨盆形态或大小小于正常范围,导致分娩时胎儿无法顺利通过。由于胎儿头部需要经过较窄的出口,当骨盆入口、中骨盆或出口任何一个部位狭窄时,都可能导致难产。患者可在孕期通过超声、X线等检查手段评估骨盆情况,提前发现骨盆狭窄问题。整个孕期可进行2-3次骨盆测量检查。针对骨盆狭窄引起的难产,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从而帮助胎儿顺利娩出。 2.胎儿过大 胎儿过大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母体营养过剩等原因导致胎儿体重超过正常范围。超重的胎儿难以通过相对较小的骨盆通道,可能会导致胎头卡住或位置不正,进而引发难产。患者应合理控制孕期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大,一般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1.5-16千克。 3.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指的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或位置不正常,如臀位或横位等。这些异常胎位使得胎儿不能以最佳角度进入骨盆,增加了难产的风险。在孕期发现胎位异常时,可以尝试一些方法纠正胎位,如胸膝卧位。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 4.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使子宫收缩力减弱或不协调,影响胎儿下降速度,增加难产风险。此时,子宫无法有效推动胎儿向下移动,导致胎头停滞在半露状态。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难产,可使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情况适当调整催产素剂量,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进程。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会影响子宫收缩,可通过深呼吸进行放松,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用嘴巴慢慢呼气,重复此动作。 5.宫缩过强 宫缩过强指子宫收缩过于频繁且强度过大,这会导致胎儿受到压迫,阻碍其通过骨盆。强烈的宫缩还可能导致宫颈撕裂或破裂,增加难产的风险。对于宫缩过强引起的难产,医生可能会给予硫酸镁注射液、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等药物,以减少宫缩强度,缓解难产的症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密切观察宫缩和胎心率变化。 面对难产、胎头半露、半跪破水的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评估并决定合适的处理方式。此外,建议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B超和血糖检测,以监测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状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