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3岁宝宝患支气管炎原是喝水少

  冬天到了,随着冷空气的来临,感冒的儿童逐渐增多。妇幼医院儿科主任张坤明表示,除了感染病毒外,导致儿童在冬季感冒或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水。记者获悉,秋冬季节人体容易缺水,家长需注意给孩子补水,否则会因体内干燥而引发多种疾病。

  3岁男孩患上喘息性支气管炎

  昨天上午,家住凤凰桥附近的3岁男孩丁丁,因为喘个不停,被父母带到了妇幼儿科门诊。张坤明主任检查后发现,丁丁患上了喘息性支气管炎。记者注意到,孩子发病的症状是经常喘息,喉咙里有痰也吐不出来。

  丁丁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出生至今也没有得过哮喘之类的疾病,这次患上喘息性支气管炎着实奇怪。张主任分析道,前段时间的雾霾对孩子影响不小,空气中一些粗颗粒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气道里,容易诱发炎症。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丁丁不爱喝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张主任告诉记者,喝水能够冲洗呼吸道器官,对炎症和病毒的冲刷有一定作用,而缺水的孩子少了这道程序,自然容易感染疾病。

  张主任表示,儿童体内缺水,还会导致体内循环不佳,导致器官发炎,诱发扁桃体发炎、感冒等。

  提醒

  不要等孩子

  口干了再喝水

  记者获悉,从11月份开始,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患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的儿童数量明显增多。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除了抵抗力差、受凉等因素外,咽喉干燥导致防御能力减弱,致使病原乘虚而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因为体内缺水而诱发疾病的孩子,张主任认为,只要他们每天适当喝水,是能够预防疾病的。

  据悉,一般2到4岁的孩子喝水量控制在每天15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即可。至于喝水的时间,张主任表示,不要在餐前喝水,那样不利于吸收,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口干的时候才喝水。

  记者了解到,除了喝水外,蔬菜以及饮食中包含的水分也可算在补水量内。张主任提醒,一些家长喜欢在冬季给孩子多补充些营养,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抗寒防病能力。其实不然,儿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每天饮食的营养均衡,而并非季节性进补。

2013-12-22 15:32:12浏览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眼神不对视就是自闭症吗
自闭症通常是指孤独症。孩子眼神不对视的情况下,若同时伴有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重复刻板行为等典型症状且持续存在,很可能是孤独症;若仅为阶段性或因其他短暂因素导致的眼神不对视,则通常不是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患者大脑对社交信息的处理存在异常。通常情况下,孤独症孩子缺乏眼神对视的主动意愿,还会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明显缺陷,如很少对他人的呼唤做出回应,不主动与他人分享兴趣或喜悦,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患者还可能说话较晚,或在语言表达、理解上存在问题,如语言单调、重复话语、难以理解隐喻等。同时,患者常出现重复性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且兴趣范围狭窄,对某些特定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当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经专业医生通过多种评估工具,如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等综合评估后,可诊断为孤独症。一旦确诊,治疗通常以教育干预为主,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通过系统训练,改善孩子的行为和社交技能。药物治疗方面,对于伴有严重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药物,改善症状。然而,孩子在发育期可能因认知发展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眼神对视不稳定,但这并非孤独症,一些暂时性因素也可能引起孩子眼神不对视,如近期受到惊吓、身体不适、处于陌生环境感到紧张等。当孩子身体不适时精神状态不佳,减少眼神交流,待身体恢复后,眼神对视可恢复正常。若孩子因新到一个环境,感到害怕或好奇周围事物,可能短暂性地较少与他人眼神对视,适应环境后便会改善。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不伴有孤独症的其他核心症状,社交互动基本正常,语言发育符合年龄阶段,也无重复刻板行为,随着成长或不利因素消除,眼神对视问题会自然解决。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为孩子创造丰富、安全的生活环境,鼓励其与同龄人互动交流,培养社交能力。若发现孩子存在发育异常,不要盲目猜测,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沙眼衣原体阳性是怎么感染的
妇科沙眼衣原体阳性通常是指沙眼衣原体感染了女性的生殖道,这种感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生,如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等。1、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阴道性交、口交和肛交等性行为均可导致感染。在性行为过程中,沙眼衣原体可通过黏膜接触进入人体,引发感染。2、母婴传播:孕妇若感染沙眼衣原体,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能被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现结膜炎或肺炎。因此,孕期筛查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对于预防母婴传播至关重要。3、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沙眼衣原体的传播。例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妇科检查器械、手术器械等,可能使患者感染。4、间接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例如,接触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毛巾、浴巾、马桶座等个人物品,尤其是当这些物品上有感染者的分泌物时,可能会导致感染。不过,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较低,因为沙眼衣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弱。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键在于安全性行为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建议使用避孕套以降低性传播风险,并固定性伴侣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定期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尤其是有性活跃史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此外,保持个人物品的清洁和私密,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也能有效降低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妇科查沙眼衣原体查什么
妇科查沙眼衣原体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细胞培养法、血清学检查等,目的是筛查和诊断是否存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沙眼衣原体抗原,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初步筛查。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荧光法,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可能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2、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核酸。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核酸检测还可用于区分不同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型,为治疗提供参考。3、细胞培养法:将采集的标本接种到特定细胞株中培养沙眼衣原体,观察细胞病变情况以确定感染。这种方法是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金标准,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通常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的确诊。4、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如IgG、IgM),了解患者是否感染过沙眼衣原体以及感染阶段。此方法适用于无法获取病原体标本的情况,如慢性感染或无症状感染者。但血清学检查无法区分当前感染和既往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怀疑感染沙眼衣原体,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防止感染复发或引发其他生殖系统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沙眼衣原体严重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妇科沙眼衣原体感染一般并不严重。一旦确诊为妇科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从疾病的自然进程来看,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在感染初期,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女性的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引发宫颈炎。此时若能及时发现并干预,炎症通常局限在宫颈局部,不会迅速蔓延至子宫、输卵管等其他重要生殖器官。即便少数患者因未及时治疗,炎症向上蔓延,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多数情况下也处于轻度炎症状态。其次,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成熟且高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这些抗生素口服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以阿奇霉素为例,单剂量口服给药就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简化了治疗流程。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般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负担。只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沙眼衣原体,实现临床治愈,且复发率较低。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此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的复发或其他潜在的妇科问题,做到早诊早治,将疾病对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