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基础常识

细数秋季感冒七大防治误区

举报/反馈
2014-10-14 04:21:3839健康网

  经过漫漫长夏的闷热潮湿,此时秋天的凉爽干燥让人无比畅快舒适。但是,不冷不热的秋天,恰恰是人体健康的“多事之秋”,许多疾病都容易在秋天诱发或加重。大家还是要注意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咳嗽。

  感冒在许多人眼里是小病,对之很不重视,在自我防治中常常陷入误区,这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可能带来后遗症。因此,防治感冒需走出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

细数秋季感冒七大防治误区

  误区1.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

  一旦感冒,即刻意进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运动来缓解,这就是运动疗法,此类方法多为年轻人采用。这种做法有时适得其反,加大运动量治疗感冒会增加体能消耗,使身体抗病能力减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

  误区2.感冒是受凉引起,盖个厚被子捂出汗就没事了。

  不少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主张捂汗治疗,让病人喝热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体,直至捂出一身汗为止。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病情,病人出汗过多,容易发生脱水症状,也可能因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

  误区3.感冒期间不想吃东西,没啥胃口,所以少吃点东西感冒就早点好。

  就应该少食,这种观点欠妥。感冒时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分泌减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此时应该吃一点稀饭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应与平时食量大致相当,不能相差太多。

  秋季容易出现燥咳,主要是因为湿度过低,影响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湿度而引起炎症或干燥所致。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稍有疏忽,可能会因此引发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所以大家在自行用药和调理时也要引起重视,避免以下用药误区。

    用药误区:

  误区1.没分清感冒类型就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误区2.信赖一种感冒药,一感冒就吃,达到一药百治效果。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误区3.一咳嗽就用镇咳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误区4.感冒止咳效果好,长期服用,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所以,39小编奉劝感冒的各位GGMM,当自己服用感冒药或使用了很多土方法后,仍毫无奏效甚至加重的情况下,切记赶快到呼吸科或大内科就诊,让医生帮你进行正确诊疗。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