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4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膜腔衬里的间皮组织的少见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典型特征,与结核性胸膜炎、肺癌胸膜转移伴胸积液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胸积液性质有较多的相同之处,故时有把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肺癌胸膜转移。本文对我院在1990年1月~2003年6月经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4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6例(591%),女18例(409%),男∶女为144∶1;年龄11~86岁,中位年龄53岁,年龄在60岁以上14例(318%),年龄在40~60岁的19例(432%),年龄在40岁以下11例(25%)。农民15例,工人7例,退休人员5例,无业5例,其他职业6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石棉接触史。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12~728天,平均153天。

  12 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经病理活检确诊。28例进行胸膜针刺活检,其中25例获确诊(5例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同时找到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18例外科手术活检确诊;1例外伤后血胸紧急手术确诊。

  13 合并症情况 7例合并肺部感染;3例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2例合并菌阳肺结核;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胸痛34例(756%),活动后呼吸困难31例(689%),咳嗽27例(60%),20例(455%)同时出现胸痛和活动后呼吸困难。其中30例确诊前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例误诊为肺癌胸膜转移;1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11岁儿童误诊为纵隔畸胎瘤。

  22 胸部X线表现 43例胸部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左侧21例,右侧23例,2例双侧胸积液),其中10例伴胸膜广泛增厚。30例胸部X线仅表现胸腔积液伴或不伴胸膜增厚;4例肺部团块状阴影伴中大量积液;3例肺不张伴中量积液;4例肺部局部班片状阴影伴中量胸积液(其中2例同时合并肺结核);1例左上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团块阴影;1例胸内巨大肿物伴中量胸积液。10例进行胸部CT 检查有5例显示胸膜增厚呈多发结节波浪状阴影。1例胸部X线照片显示胸膜增厚呈多发结节呈波浪状阴影。B超检查提示大量积液11 例,中量积液26例,6例表现为胸膜增厚明显并少量包裹性积液有分房、分隔;局限型1例,弥漫性43例。

  23 胸腔积液情况

  38例行胸腔穿刺并送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其中23例为黄色胸液,15例为血性胸液,均呈渗出液改变,白细胞数在每立方毫升50~1 800个之间,胸积液细胞分类计数31例淋巴细胞大于50%(816%),5例因细胞数太少无作分类。34例77次胸液送脱落细胞检查,只有5例找到恶性间皮瘤细胞,3例找到可疑肿瘤细胞。

  3 讨论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膜腔衬里的间皮组织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脏层胸膜或壁层胸膜,可位于胸膜腔的任何部位。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大体形态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本组44例中仅1例为局限型,其余43例为弥漫型、恶性。可见恶性胸膜间皮瘤以弥漫型多见,与文献报告相符[1]。

  胸膜间皮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组以40~60岁多见,共有19例,占432%。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石棉接触史,故考虑胸膜间皮瘤的发生除与石棉粉尘接触有关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2]。

  胸膜间皮瘤临床诊断困难, 本组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153天。确诊时发现侵及邻近器官(心包和对侧胸膜)仅2例,淋巴道转移1例,提示恶性间皮瘤少发生胸膜外侵润或淋巴和血道转移,与文献报告相符[1]。

  本组682%的患者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特别是胸膜增厚伴包裹性积液的情况易被长期误诊结核性胸膜炎。其原因可能有:①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而且该病是少见病,普遍对其警惕性不够高;②其胸腔积液性质与结核性胸膜炎相似,胸液找肿瘤细胞阳性率较低,较易满足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③因有胸积液的影响,常规胸部照片难以发现胸膜的病变,本组仅有1例排净胸腔积液后胸部X线照片显示胸膜增厚呈多发结节波浪状阴影。因此,对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治疗效果欠佳,胸液反复者要积极寻找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并进行CT 检查检查可以了解胸膜情况,本组10例胸部CT 检查5例显示胸膜增厚呈多发结节波浪状阴影的典型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表现,可见胸部CT 检查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照片[3]。

  胸膜间皮瘤有较高的胸膜针刺活检诊断率24/28(857%),可能与弥漫型胸膜间皮瘤比率高(955%)有关,胸膜病变广泛,活检易获阳性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反复进行胸穿抽液,其中9例在穿刺治疗过程中出现少量气胸,均经保守治疗气胸完全吸收。显示本组患者有较高的胸穿后液气胸发生率(237%),可能原因:①胸膜发生肿瘤后,脏层胸膜出现病理改变有关;②38例患者有28例在胸穿抽液同时进行胸膜活检,导致脏层胸膜受损伤。

  总之,胸膜间皮瘤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胸腔积液患者积极治疗同时注意动态观察,凡胸积液症状反复并伴胸痛和呼吸困难者应警惕有否存在胸膜肿瘤的可能,尽可能在排净胸液后进行胸片检查了解胸膜是否存在病变,有条件者进行胸部CT 检查,如若内科检查难以确诊者建议尽早转外科剖胸探查明确诊断。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21 16:10: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翔宇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牙结石怎么去除掉
牙结石是因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细菌长期积聚并矿化,附着于牙齿表面或牙龈下方的硬质沉积物,其去除通常涵盖超声波洁牙、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洁治术等。1、超声波洁牙: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牙结石清除手段。超声波洁牙机通过高频震荡,产生强大的超声能量,使牙结石与牙齿表面的附着被破坏,进而松动、脱落。它主要针对牙龈缘以上的牙结石,操作时患者感觉较为舒适,基本无明显痛感,通常一次洁牙过程大约30分钟到1小时,能高效清洁牙齿,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维持口腔洁净。2、龈上洁治术:龈上洁治术重点处理牙龈边缘上方的牙结石、菌斑等。医生使用专门设计的手动或电动洁治器械,如洁治器,依据牙结石的位置、大小,精细操作,将牙结石从牙齿表面刮除。同时平整牙面,去除色素沉着,还原牙齿本来色泽,降低细菌滋生环境,有效预防牙龈炎、牙周炎,术后需配合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护理,巩固效果。3、龈下洁治术:当牙结石深入牙龈下方,形成龈下结石,就需龈下洁治术介入。此术式需局部麻醉,医生凭借精湛技术,运用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深入牙周袋内,轻柔刮除牙根表面的龈下结石、菌斑,消除炎症刺激源,促进受损的牙周组织修复。术后患者可能有短暂的牙齿敏感、轻微出血,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复诊,确保牙周健康逐步恢复。对于牙结石患者,建议日常密切关注口腔状况,如发现牙龈红肿、口臭加重等异常,及时就医。尽量减少食用高糖、黏性大的食物,这些易残留口腔,加速牙结石形成。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牙齿健康。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根部遇冷热水都痛吃什么药
牙根部遇冷热水都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丁硼乳膏、人工牛黄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若牙根部冷热痛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牙齿松动、牙龈肿胀、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牙髓活力测试、X线检查等,以明确病因。1、丁硼乳膏:该药物主要用于口腔炎症辅助治疗,其含有丁香酚和硼砂,丁香酚具有安抚镇痛作用,可缓解牙齿疼痛;硼砂能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刷牙时使用丁硼乳膏,能在清洁口腔的同时,减轻口腔炎症,缓解因炎症导致的牙根部冷热刺激痛。2、人工牛黄甲硝唑:当牙根部疼痛是由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感染性疾病引起,且伴有厌氧菌感染时,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可发挥作用。其中甲硝唑对厌氧菌有强大抗菌活性,能抑制细菌DNA合成,促使细菌死亡;人工牛黄则有清热解毒功效。两者协同作用,可减轻炎症,缓解牙根部疼痛。3、布洛芬:该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当牙根部冷热痛较为剧烈时,布洛芬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疼痛感受。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能有效缓解牙根部疼痛,让患者不适症状得到改善。4、维生素C片:维生素C对维持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如果牙根部疼痛是由于牙龈炎症、牙周病等引起,且存在维生素C缺乏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根部因牙龈问题导致的冷热刺激痛。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至一年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若有牙齿磨损、牙龈退缩等问题,应及时就医处理,防止牙根部暴露和疼痛加剧。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冷光美白牙齿有害吗
在规范操作且个体口腔条件适宜时,冷光美白牙齿通常无害;但倘若操作不当或个体存在特殊口腔问题,冷光美白牙齿则可能产生危害。明晰这一情况,有助于患者在选择冷光美白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若在正规口腔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生开展冷光美白操作,且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良好,冷光美白牙齿一般不会带来明显危害。冷光美白技术利用特定波长的冷光,激活美白剂中的过氧化物,促使其与牙齿表面及深层的色素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牙齿美白。在规范流程下,医生会精准把控冷光的能量输出以及照射时长,最大程度减少对牙齿及口腔组织的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在接受冷光美白后,仅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现象,这种敏感通常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不会对牙齿的结构和功能造成长期损害。但若冷光美白过程不规范,危害便可能会出现。若美白剂涂抹过量,或是冷光照射时间过长,会对牙齿和牙龈造成过度刺激。美白剂中的过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长时间与牙齿接触,可能导致牙釉质脱矿,使牙齿的硬度降低,变得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蚀,进而增加患龋病的风险。对于牙龈而言,过度刺激会引发牙龈炎症,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长期下去甚至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破坏牙周组织的稳定性。此外,若患者本身存在牙齿隐裂、未经治疗的龋病,或患有严重的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进行冷光美白可能会加重病情。计划进行冷光美白牙齿的人士,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口腔机构以及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美白前,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全面的口腔检查,如实告知自身既往的口腔疾病史,以便医生准确评估美白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美白后,建议注重口腔护理,短期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以及易使牙齿染色的食物,如冰淇淋、酱油等。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冷光美白牙齿伤害大吗
在符合规范操作且个体适应良好的情况下,冷光美白牙齿伤害不大;然而,一旦操作失当或个体口腔条件特殊,就可能产生较大伤害。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患者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切实保障自身口腔健康。在专业口腔机构中,冷光美白是运用特定波长冷光,激活美白剂中的过氧化物,使其与牙齿色素发生反应实现美白。规范操作下,冷光能量与照射时长精准可控,对牙釉质的影响微乎其微。多数患者在美白后,仅在短时间内出现轻微牙齿敏感,比如对冷热刺激稍有不适,但这种情况往往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像部分因长期喝茶、喝咖啡导致牙齿轻度染色的人群,经正规冷光美白后,牙齿会显著变白,且未出现影响牙齿结构与功能的明显伤害,日常饮食咀嚼等均不受影响。倘若冷光美白过程不规范,伤害则较大。当美白剂涂抹过量,或是冷光照射超时,牙齿和牙龈会受到过度刺激。美白剂里的过氧化物具有较强氧化性,若与牙齿长时间接触,极易致使牙釉质脱矿。牙釉质一旦受损,牙齿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便大幅下降,不仅容易引发龋病,还可能使牙齿变得脆弱易折。对于牙龈而言,过度刺激可引发牙龈炎症,出现红肿、疼痛,长期发展甚至会导致牙龈萎缩,破坏牙周组织的稳定性。此外,若患者本身存在牙齿隐裂、未经治疗的龋病或严重牙周炎等问题,冷光美白可能成为会加重病情。计划进行冷光美白牙齿的人士,务必选择资质完备、口碑良好的正规口腔机构,以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生。美白前,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全面口腔检查,如实告知既往口腔疾病史,以便医生准确评估美白的可行性与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